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8篇 |
理论方法论 | 4篇 |
综合类 | 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51.
1980年代中期,丁玲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中国>.虽然仅仅出版了两年,但是<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创办<中国>的自觉行为,更显示出丁玲晚年力求营建文学界良性发展的团结环境;扶植青年作家,提倡艺术创新;改革办刊方式,注重文学本身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52.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从自主性人格的缺失、狭隘自私的小农观念、残酷的暴力情结等三个方面对附着在农民身上的国民精神痼疾展开批判,从而表现出了启蒙主义的立人诉求。政治式写作与立人诉求的交会,革命意识与启蒙话语的并存,使作品在意识倾向和主题蕴涵上形成了巨大张力,表现出了复杂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3.
孟建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527-529
丁玲主编《北斗》,对《北斗》十分珍爱,细心呵护,精心培育,就像母亲培养自己的新生婴儿一样。《北斗》一面世,丁玲就以母亲的情怀,广泛团结各路新老作家、理论家。丁玲还通过举办“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文学大众化问题”征文等多种促进刊物与读者互动的活动,吸引读者广泛参与,增加了期刊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4.
郑幸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5):88-93
浙派印学鼻祖丁敬,与浙派著名诗人厉鹗并称"丁、厉",且彼此旨趣相投、私交笃厚.二人中年时又缔结为儿女亲家,自此情谊更加非同一般.本文即从丁、厉二人的日常交游入手,以资料陈列、事迹考证等方法,对二人的交往作了较为客观的梳理和再现;同时也从文人交游这个角度对康乾时期的杭州文坛、浙派文化作了一定的考察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5.
阎允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
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对青州府造成严重影响。这场大旱灾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引发一系列诸如粮贵物贱、卖妻鬻女、公序良俗遭到破坏,社会动荡不安、大量民众外逃和死亡,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丁戊奇荒”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吏治废弛、仓储空虚、战乱频繁、饮酒之风、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都加重了此次旱灾的破坏性。青州府在此次旱灾中采取的多样性的救灾措施,呈现出近代特点:首先是救灾主体多元化,实现从政府主导向政府、社会多方参与转变;其次是救灾方式多样化,实现从单一救灾向多样救灾转变,救灾手段愈加灵活,救灾经费来源更加多元;最后是救灾机制规范化,逐步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制定完善的救灾制度。 相似文献
156.
丁声俊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4):117-122
著名语言学泰斗丁声树,河南邓州人。他学养丰厚,学力高深,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被学界誉为“高风亮节、谦逊勤勉”的语言学大师。丁声树生前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事业,但不署名、不取分文稿酬。 相似文献
157.
丁玲的《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通过妓女阿英从早晨到晚上一整天的生活,展示作为妓女的阿英"纯粹的实实在在的女性心理的和身体的经验"。作为类属的女性,阿英身体之于女性存在有着如下的意义,即:女性通过身体言说自我,建构主体;女性通过身体思考人生,介入世界,把握命运;女性通过身体嵌入历史,丰富存在,改进现实。 相似文献
158.
李剑亮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5):144-149
清代词学家谭献在《复堂词录叙》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一观点强调了读者的地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可以超越作者所赋予的意义.由于这一观点与西方的读者接受理论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因此被中外学者广泛引用,并在词学界和文学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谭献的这一观点是从清代另一位词学家丁绍仪的词学理论中发展而来的.丁绍仪的观点是:"作者不宜如此,读者不可不如此体会."理由有二:其一,丁绍仪提出这一观点的著作是《听秋声馆词话》,该书刊行的时间为1869年,要比谭献《复堂词录》的成书时间(1882)早13年;其二,谭献的《复堂日记》多次记录了他阅读并借鉴《听秋声馆词话》的事实.以往的研究忽略了这一情况,从而妨碍了对词学理论史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59.
胡光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丁》是老舍的一篇十分独特的小说 ,至今没有一篇专文评论。此文论述了《丁》作为意识流小说主观性、直感式、快节奏、多色彩地表现现代大都市生活的特点 ,并从多角度论述了《丁》的作用 :它显示了老舍创作的丰富性 ;它是老舍超越自我的明证 ;它为老舍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底肥 ,为老舍现代小说民族化的探索提供了条件 ,打下了基础 ;它是中国较早的意识流小说 ,与其他意识流小说一起 ,汇成 2 0世纪 3 0年代中国意识流小说的独立流派 ,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0.
聂志军唐亚慧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10-116
程度副词"顶"在南宋时期已经产生,经历过元代和明代前期的沉寂以后,在明末开始获得发展,一扫长时期可能只在南方口语中流行的颓势,并且有了向北方渗透的苗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程度副词"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已经完成了进入现代汉语的过程。当然,目前在和"最"的竞争中仍然出于劣势,但是,必须肯定已经进入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