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7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61.
丁玲和萧军都是被五四运动的晨钟唤醒且受过鲁迅作品启蒙的前辈作家,各自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出过为对方无法取代的贡献。虽然丁玲和萧军在彼此公开发表的回忆文章中都很少提及对方,但在新近披露的萧军日记中却有不少关于丁玲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发现不少新史料,这些史料是丁玲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2.
丁玲作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革命家、活动家,是延安精神的杰出代表;她在延安前后生活、工作、战斗了近9年,这是丁玲精神形成和成熟的最重要的时期、关键时期。丁玲是延安精神形成、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延安精神构成了丁玲在不同时期重要的、突出的个人品性,成为丁玲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163.
丁玲不但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伟大作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教育家。她文学教育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创办中央文学研究所;办刊物,出作品,出人才;通过文学研讨会和报告会等形式辅导文学青年,著文诠释文学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164.
主题数字博物馆在历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博物馆已成为保护和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但基于实物的数字博物馆受传播主体制约,在资源组织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在数字博物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模式——主题数字博物馆,主题数字博物馆拓宽了数字博物馆的资源整合和教育传播功能,在文化宣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中以"定窑文化"主题数字博物馆为例,具体介绍了定窑文化主题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思路、内容组成以及实现途径。主要观点将为促进数字博物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5.
陈智慧 《云梦学刊》2010,31(6):105-107
丁玲的《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通过妓女阿英从早晨到晚上一整天的生活,展示作为妓女的阿英"纯粹的实实在在的女性心理的和身体的经验"。作为类属的女性,阿英身体之于女性存在有着如下的意义,即:女性通过身体言说自我,建构主体;女性通过身体思考人生,介入世界,把握命运;女性通过身体嵌入历史,丰富存在,改进现实。  相似文献   
166.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他对上帝和基督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7.
丁玲的小说景物描写不多但很有特色,其中尤以乡村风景最为突出。丁玲小说中的乡村风景描写,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时代特征的窗户,披露了她在不同创作时期的思想状况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68.
夏铸九鼎,鼎体备百物之象,凝聚艺术想象于国之神器。鼎之象的文化品格、政治属性与神秘感,催生恋鼎情结。殷、西周取天下,迁九鼎。春秋之后,对鼎的艺术想象渐弱,政治指向引发夺鼎、护鼎、寻鼎、造鼎种种表演。  相似文献   
169.
从 195 5年到 1979年 ,在长达 1/ 4世纪的时间里 ,丁玲虽历遭劫难而不死 ,这是一个“谜”。支撑丁玲战胜磨难、战胜死亡的精神力量是丁玲的文化人格与意志。这种人格、意志是湖湘文化长期熏染的结果 ,也是鲁迅精神感召丁玲的具体表现。丁玲的文化人格与意志具体表现为 :沉默、坚韧、自强、乐观。  相似文献   
170.
1931年频繁发生的政治事件给当时的左翼作家在政治情绪和政治心理上以巨大影响,并对他们创作的转变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丁玲从一个只关注自身心理和痛苦的个性解放者到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叙事视角由个人化的人物视角转向纯客观视角,描写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大众,个人话语逐渐为大众话语所代替,作家创作个性化特点逐渐为社会现实斗争的客观再现所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