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87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的要求和特点,分析了西部大学生资源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而深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在西部就业的困境,提出了国家应加大西部大学生就业政策力度;学校要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校企结合各取所需;同时大学生要在加强技能、改变就业观念和增加诚心上努力,多方努力才能更好的解决西部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2.
高校聘用制下教师流动与稳定问题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推行聘用制已有二十余年,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高校聘用制条件下教师流动出现了新特点,而其师资稳定管理模式在从行政型向契约型转变过程中存在诸多欠缺,提取这些调查信息为高校在新的制度环境下有效稳定师资队伍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3.
中国未来劳动力就业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晓萍 《南方人口》2000,15(1):50-55
本文采用联合国PDPM中的“就业量 -增加值”函数法对中国未来 2 5年(2 0 0 0 - 2 0 2 5年 )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进行了预测 ,并与劳动力供给对比 ,发现中国的高失业状况至少要持续 2 0年时间。同时本文还深入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本文阐述了人口就业在机制、渠道、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顺应发展需要所必须选择的人口控制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西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西方就业与失业理论政策的产生与发展。在这些理论与政策的指导下 ,从 2 0世纪30年代开始 ,西方各国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 ,并根据经济发展中失业的特点 ,运用多种政策手段 ,有针对性地对付各种类型的失业 ,以降低失业率 ,实现充分就业。我国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应借鉴各国经验 ,根据我国国情 ,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 ,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26.
走访调查边疆民族省会城市昆明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失地女性在“农转居”生活变迁中的就业现状,并从心理、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从宏观政策层面给予落实,从中观社区方面扩大社会关系网络,从微观个体层面改变传统思维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便走出就业的困局。  相似文献   
27.
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就业政策的改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了女性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的现实。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城镇女性失业的状况、再就业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为政府制定适合女性特点的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促进云南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荣淮 《学术探索》2004,(2):126-128
农民长期持续地增加收入是农村发展的主题,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作者通过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政治及社会因素,指出当前农民增收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因此,要从5个方面改善农民的增收环境。  相似文献   
29.
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需要从其概念内涵中进行具体分析和把握。可雇佣性本身是抽象概念,可雇佣性技能是可雇佣性概念的操作化指标,二者具有共同的核心。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我们需要参照国际研究结合中国现实构建切实可行的中国高校离校生的可雇佣性模型,运用可操作化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校离校生的可雇佣性水平和高校的建设状况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可雇佣性开发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杜建华 《兰州学刊》2005,(4):229-231
当前受劳动力市场中的诸多矛盾及体制性弊端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就业面临着内部阻力和外部压力,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创造就业机会、转换就业结构、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劳动力的顺利就业与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