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处理的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翻译质量,因此在译介过程中需要引起译者足够的注意。分析小说《京华烟云》中的众多范例,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归纳出诸如音译、直译、置换、增译等多种有效的翻译方法,探讨源语文化成功融入目的语文化之路经。  相似文献   
72.
成功的广告应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促使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对广告翻译具有重要启示.译者应充分考虑受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以再现和拓展广告原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73.
针对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的问题,采用了举例说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从五个维度探讨、分析了荚汉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地避免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译现象。结果表明,语言的文化因素对裔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重视文化因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4.
翻译界探讨翻译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比较多,而很少从译者牵头来统一整合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方因素的角度,将译者视为决策者身份,采取认知的方式来探讨翻译过程。本文鉴于解构主义对译者身份遭到长期束缚而爆发的极端张扬个性的不足,同时审视此期间反思中又存在的毫无重点突出的情况,从而提出译者主体效应决策模式,从把握整体兼顾个体的辩证观视角,突出译者的决策地位对翻译过程进行认知化研究的观点,尝试用“模式化”的方式来客观描述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75.
从文化翻译观出发,探讨汉语习语的英译中对汉语文化的处理,旨在提示在当今文化大融合时期,翻译的主旨是对源语文化的移植,而不是对其文化的归化  相似文献   
76.
翻译的本质     
本文通过分析译文与原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同时考察翻译过程的三个环节 ,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追求译文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上做到与原文一致即不变 ,翻译的本质是复制  相似文献   
77.
穆旦以"创造性翻译"为原则而译济慈诗歌。他与济慈惺惺相惜的诗才绽放,命运相近的机遇,使他以"诗"译济慈诗歌时,两个诗人的诗心碰撞,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78.
试论英汉谚语的语言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间文学语言的共同特点、语文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美学原理方面论述了英汉谚语的语言艺术美。认为其主要表现在凝炼美、形象美、均衡美以及音乐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9.
基于原著作的限制,翻译时不仅要忠实于原著,还要遵从目标语的语言规则。翻译受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译者不可能像原作者那样自由创作。但要忠实于原作不等于死译,巧妙地运用一些翻译技巧,可以实现译者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80.
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是影响翻译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东西方文化差异制约着人们对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让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文化差异总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实例着重探讨处理翻译中文化背景差异的常用方法,及如何使用动态对等理论更确切地将源语的文字信息和内涵移植到目的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