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09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认为新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转移 ,迫使职工参与生产获得收入的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动 ,因而在对单一劳动收入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探讨了劳动与资本并存的拥有财富的收入途径 ,提出了建立我国职工收入的新结构 ,并分析了双因素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西部大开发决不单纯是经济增长问题 ,它比经济增长应有更高的目标。人类社会在经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必然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因此 ,西部大开发再不能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资源经济老路。以人为本是关键 ,建设生态经济是根本。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作为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中观层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重庆铜梁县域经济调查 ,认为它在适应市场的改革、文化和城市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方面有许多可取的经验值得推广 ,也存在一些内地县市所共有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试图介绍铜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归纳内地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对国家的经济主权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与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必须适应这种历史潮流,科学认识与理性应对,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551份猕猴桃种植户调研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猕猴桃种植户分成发展型、规模种植型、劳动力富裕型三类,实证检验种植户类型对有机肥施用、新品种采纳、猕猴桃网络销售三个价值链技术活动选择的异质偏向性,分析农机补贴、产业组织检测、技术培训三个组织支持变量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发展型对于三个价值链技术活动及其联合采纳的选择偏向性高于其他类型,劳动力富裕型种植户对价值链技术活动的选择偏向性低于其他两个类型种植户。三个组织支持变量对同一类型种植户参与不同价值链技术活动以及不同类型种植户参与同一价值链技术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针对不同类型价值链技术活动参与特征以及组织支持调节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数字贸易的迅猛发展,当前WTO多边框架下数字贸易规则存在缺失,使得数字贸易治理呈现出区域化趋势。为探究亚太地区数字贸易治理前景,预判亚太经济体参与数字贸易治理的可能路径,基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采用文献分析、规则文本对比、逻辑推演等研究方法,对亚太地区数字贸易治理的议题广度和深度、谈判模式、模块特征、关注焦点及竞争格局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判。研究认为,未来亚太数字贸易治理主要呈现以下趋向:数字贸易治理将涵盖更多新兴技术领域,传统议题也会趋于更高标准; 专门协定的高效率将驱使数字贸易议题逐渐与传统议题相剥离,协定的框架形式也将采取开放、灵活、包容的“主题模块”形式。数字包容性发展、数字便利化等议题将是亚太数字贸易治理的焦点议题; 亚太数字贸易治理的大国博弈将以中美两国为中心,中小经济体也会以“联合抱团”来争取某些议题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Post-crisis policy making increasingly focuses on doing business reforms. We argue that the effects of those reforms will be different across countrie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for the reform outcome divergence, we advance a novel firm-size distribution (FSDs) argument. At the center of the argument is the fact that FSDs are different across countries and stable over time. Then, if a given doing business reform induces firms of different size to grow differently, this will produce a variety of reform outcomes across countries. To advance the argument, we set up a trac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GE) model and study how firms of different size grow after a doing business reform.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larger firms will grow faster than smaller firms after the reform. The model predictions are tested on the Enterprise Surveys (ES) data, merged with the Doing Business indicators. We confirm that firms of different size grow differently after a Doing Business reform. Thus, based on the notable differences of firm size distributions across countries, identical reforms to start, operate and close a business will produce a variety of reform outcomes acros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张美慧 《统计研究》2021,38(7):3-18
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是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核心表式,具有统计协调和分析工具的双重作用,能够准确监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及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程度。目前,国际上对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未有国家编制出基于实际数据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前瞻性探索,但系统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构建指南还亟待完善。本文首先从供给和使用层面构建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概念框架,界定数字经济特征活动的概念和范围,梳理OECD 划分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中的产品清单和数字经济产业分类;阐释数字经济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贸易活动的内涵和种类。其次,围绕“产品×产业×特征活动”三重维度,设计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整体架构、阐明其核心指标。再次,编制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实例,剖析编制流程、总结编制要点。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本文尝试完善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为提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核算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代经济预测的定化、面对数据流、灰色、非线性、动态和智能化等主要特征。简要回顾了经济预测的传统分类方法,认为它己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经济预测的要求。然后,根据现代经济的预测特征,结合现代数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预测分类方法。并阐述了这种分类方法在现代经济预测中所适用的范围。由于现代经济的变化是复杂多变的,在预测时为了准确、真买、迅速地反映其运行规律,有时采用多种预测方法组合预测,有时采用动态仿真预测。  相似文献   
20.
Contrary to the assumption that religious conversion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hegemony of global forces (colonialism and modern state formation) over local communit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ternal class antagonisms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ynamics of adoption of or resistance to Christianity. By taking narratives of inter-class contestation between aristocrats (paren) and commoners (panyin) and ritual changes among the Kayan-Kenyah in upland Central Borneo during periods of religious conversion, this paper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hierarchy on people’s decisions to change or retain their religious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