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79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转型性文化变迁理论虽然是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但对大学教育也很有借鉴意义。它在大学教育的应用表现为证伪,"制造"生存危机,使学生产生生存焦虑,加强危机意识。在学习焦虑出现时,创造心理安全感,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给学生提供试错的空间。  相似文献   
72.
近代自然科学成果被介绍到中国之后,中国学者将其视为对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具有特别功能和特殊价值的学术研究方法。对科学作为学术研究方法意识的形成和科学在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科学认知范式在开掘中国传统哲学资源中的科学价值、建立新的学科、推动中国传统哲学转型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文精神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3.
"蚁族"现象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由于"蚁族"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存在和发展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蚁族"现象也越发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蚁族"在群体自身的努力与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一定时期后自然消亡,但由于这种调节功能发挥作用的周期较长,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将使这一段时期内出现许多影响社会发展的消极负面因素。通过引导群体形成良好认知促进自行消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阻断群体新生来源,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体系促进自然消亡途径加速"蚁族"群体消亡的进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4.
张春泉 《浙江社会科学》2012,(7):99-104,145,158
马建忠、孙中山、蔡元培等名家都有丰富的言语作品存世,都有很强的语用能力,都有关于语言及其运用的学说思想,且都力倡科学教育并身体力行。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元语言和对象语言,马建忠的"规矩说"、蔡元培的"媒介说"、孙中山的"津梁说",形成于1898年至1919年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时间上大致顺接,在内容上互有牵连,分别着眼于语言及其运用的功能目的、关系、结果目标等方面,凸显了相关学说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论和科学认知论意义,强化了语用过程的主体间性,表明并印证了语用能力与科学教育之和谐互动。语用能力与科学教育之和谐互动有助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75.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案件调查情形较为严重的国家.不仅遭受的案件数排在世界首位,而且遭受反倾销案件最终裁定的比率也位居世界第一.这种现状给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带来困境与危害,最终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但是,究其原因,并非我国客观上实施了大规模倾销行为,而是由于在裁定过程中我国所遭遇的"倾销"之确定标准有失公允与客观,例如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被一些国家所否认.针对如此困境,宜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实施应对策略:一方面通过国际方面的谈判与协调中力争获得相对公平的裁定标准;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的导向及国内相关机构的配合与服务促进作为应诉主体的企业切实强化其应诉技能.  相似文献   
76.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初期的学校教育改变了师徒传授的教育方式,20年代受“五四”新文化和西方戏剧教育影响初步形成了现代戏剧教育模式,30、40年代有鲜明的工具性特性,也产生了一些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77.
我国对立法行为的规范基本上经历了从宪法和组织法授权型规定、程序化规定到单行法律或法规规定,最后发展到法典化这样四个阶段.《立法法》作为规范立法行为的基本法律,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明确立法权限、维护法制的统一与尊严、完善法学体系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立法法》实现了立法制度的法典化,充实了程序性规范,增强了立法的民主性及可操作性,它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扩大了立法主体的范围,同时对地方立法权、行政立法权给予了一定的制约,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并且增加了法规、规章之间的冲突裁决机制,完善了立法监督制度.《立法法》是我国立法制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8.
通过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认为永进地区西山窑组砂岩储层主要经历过压实、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由于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含较多的塑性岩屑,因此强烈的压实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是储层物性的主要破坏因素。溶蚀作用对储集层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产生的次生孔隙可达7%。分析表明,沉积相一方面控制了储层的分布;同时控制了压实以及溶蚀作用。另外,生烃导致的异常高压及早期油气充注对成岩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79.
公平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庭审中的公平竞技则是法律公平的现实写照。庭审中要确保公平竞技有赖于审判的制度背景。陪审团审判制度和对抗式诉讼模式是美国法庭中公平竞技的制度保障。除此之外.公平竞技的贯彻还与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密不可分。可采性规则为公平竞技提供了基础,交叉询问机制为公平竞技提供了技术规则.被告人品性证据规则为公平竞技设置了合理界限。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所彰显的公平竞技精神为我国当前的证据立法提供了现实样本。  相似文献   
80.
冲突法对法官和当事人是任意性规范还是具有强制性的拘束力?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普通法国家一般认为冲突法是任意性法律.这些国家的法院总是适用法院地法,除非当事人一方要求适用外国法作为准据法.罗马法国家一般认为冲突法是强制性法规,这些国家的法院有义务按照法院地的冲突规范适用准据法.我国冲突规范主要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之中,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不是任意性的,因此我国冲突法不应是任意性规范.但我国一些地方法院的司法实践却不时将我国冲突法作为任意性法规对待,这不仅有损于我国司法在国际社会的形象,而且损害了我国冲突法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明确:我国的冲突规范不是任意性规范,它对所有人民法院均具有拘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