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76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84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最近二十年,中国内地学者对六朝文学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南朝。这是因为受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南朝文学的评价过低,导致对它的研究不足。六朝文学研究的近况,从新近出版的三部新整理的古籍可见一斑,它们是《金楼子校笺》《玉台新咏汇校》《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它们都算是南朝文学研究的基本文献,其整理一方面仰赖于相关的研究积累,另一方面也必然会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化,因此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2.
傅斯年1926年底至1928年底在中山大学任教.他受命于改革之时,注意加强学科建设,重视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己任,史学研究成果丰硕,为中山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3.
以杜甫寓居夔州时期社会关怀为研究对象 ,阐释了杜甫社会关怀的忧国意识和忧民意识 ,认为其忧国意识表现为对国家前途和李唐政权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外敌侵逼和盗贼蜂起的严重焦虑 ;其忧生意识表现为反对李唐王朝诛求政策和对饱受战乱摧残不能自存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在此基础上 ,指出杜甫夔州时期社会关怀的特征是以夔州而知天下 ,居夔州而悯天下。  相似文献   
164.
讨论了杜甫七律首尾联中似对非对的对仗现象.认为之所以有这些特殊现象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受对称平衡传统文化习惯心理的影响,诗人不得不对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想摆脱过于讲究对偶平衡的诗赋传统,寻找一种既可灵动地表达诗意又不丢弃诗歌形式之美的对仗方式.  相似文献   
165.
边缘焦虑是杜甫人格构成的重要因素。边缘焦虑限制了杜甫对理想自我的设计和追求 ,使其社会生活呈现以官府为中心的显著特征 ;边缘焦虑还培植了杜甫的京城情结 ,促进其诗歌创作与社会现实和国家政治生活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66.
赶缯船是清代前期的主力战舰之一,也是风帆时代中国最优秀的战舰之一。在保卫海疆,征剿海寇的战斗中,赶缯船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建造制度的僵化,造船质量不仅不能与时俱进,反而逐渐退化,越来越不适宜海防斗争的需要。19世纪,在海寇战舰的挑战之下,赶缯船相形见绌,不得不退出海洋战争的历史舞台。通过探讨赶缯船的兴衰历程,不仅可以了解清王朝造船制度的内在机制,还可以总结其利弊得失,鉴往知今。  相似文献   
167.
杜甫的诗篇记下了诗人深重的痛苦内容,如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愤;国政失策、危机四伏之忧等,他对这些痛苦的解脱方式主要包括:干谒进取;诗酒遣愁;宴游交欢;游仙逃佛等;他的伟大,在于他有以国家之痛为痛,以生民之病为病的崇高情怀;他的痛苦内容,正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痛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最高境界的人文关怀。而其中闪耀的仁爱、人性、人道光辉,又使其超越了儒家知识分子的局限而展现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8.
王符哲学思想的研究,受到了史料分歧的影响。因为汪继培曾对《潜夫论》进行过一次整理,造成了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潜夫论》行世。史料分歧集中在两个版本中《本训》篇的差异上。全面比较汪本与旧本得知:汪本是优于旧本的善本。应该全面肯定汪继培对《潜夫论》整理工作的贡献。王符道气观的哲学史价值,在于"道根气使"思想中所蕴含的由宇宙生成论向本体论转化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9.
勘合考释     
勘合一词出现于唐代,初为校勘符契、验对、核对等义,至忽必烈时期始指一种用于校勘的纸质文书.元代勘合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符契的校勘防伪思想,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一种较为完备的制度,在元代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明代勘合的大量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0.
《梅花赋》是南朝梁著名辞赋家梁简文帝萧纲的代表作之一 ,被许多古籍所载录 ,但各书在赋文的总字数和个别词句上有不同之处 ,特对此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整理出最符合历史原貌的《梅花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