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9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181篇 |
理论方法论 | 43篇 |
综合类 | 884篇 |
社会学 | 2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赣闽粤边区,是一个战乱绵延的地区,有关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运动与人口损失尚无准确论述。通过大量地方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从参军参战人数、外迁逃亡的难民、社会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避难迁入的人口(难民)等几个方面,可见长期战乱导致该地区社会人口运动的非正常状况。 相似文献
992.
刘培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6-63
薛季宣的辞赋创作显示了当时理学对文学的宽容和对文学精神进行改造的努力。他的赋,具有浓郁情思和壮大气势,具有饱满的济世热情和追求文道统一的愿望;他的赋涉笔成趣,有极强的娱乐性,充分发挥了辞赋滑稽诙谐的传统;他的赋纵横捭阖,充分展示了其渊雅的学识和驾驭辞章的能力。他的赋虽然也多是道德之文,但是由于文学性比较强,从而淡化了、遮蔽了其中的宣道的成分,他因此也表现出一个赋家应有的特质,这是他和其他理学辞赋家所不同的地方。他的赋情深而文明,其内容的端方严正和辞藻的华丽切合"丽以则"的"诗人之赋"。 相似文献
993.
学界多认为,学术见解的歧异是傅斯年与顾颉刚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时期产生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治学异趣在这一冲突中的“份量”究竟有多大,却值得考析。从北大国学门到中山大学语史所再到中研院史语所,其旨趣是一脉相承的,疑古思潮并非这些研究机构的集众旨趣,而“疑古”的顾颉刚却多参与其中。同时,后来竖起“史料学派”大旗的傅斯年,其早年学术性格恰在“疑古”与“考信”之间,他由疑古转向考信,可以说是其学术思想的内在发展,不必有意与顾颉刚立异,更何况顾颉刚学术思想之发展也是“始于疑,终于信”。 相似文献
994.
李退溪是韩国儒学中继承朱子学传统的大师。虽然李退溪在捍卫朱子学的正统地位的同时竭力批判阳明心学,但是根据本文的考察,不论在学术渊源上还是在学术思想上,都可以看出李退溪与阳明心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术渊源上,李退溪所推崇的《心经附注》与曾经影响阳明所著《朱子晚年定论》的《道一编》都是出自程敏政;在学术思想上,无论在心性论方面还是在工夫论方面,退溪哲学对朱子哲学的某些拓展都可以看作是李退溪对阳明心学的某些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995.
近现代的上海市民社会,其对于社会体制的变革有着热切的期盼,然而与此同时,它又是社会稳定和制衡的重要力量.市民社会具有革命性,而暴力革命却又并非是它的选择.因为在它看来,暴力革命在摧毁专制的同时,将孕育新的专制."广场民主"和"直接民主"也不是市民社会的理性选择.正是在相对缺乏民主基础和法治精神的国度,民变易生.然正是如此,激进的民变容易造成社会的失序和失范.市民社会追求的是演变,是在旧体制中进行变革的诉求和实践,从而在循序渐进中改造旧体制.戊戌变法曾经是一次重大的演变实践.但是由于方法上的激进,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机遇以及某种价值理念就此丧失. 相似文献
996.
傅斯年与钱穆,都堪称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着自己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学术思想的史学大师。傅斯年是科学派的领军人物,治学主实证求真;钱穆实际上则是新儒家学派的中坚,治学主经世。实证求真学派、新儒家经世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三足鼎立的三大史学流派。因之,从傅、钱二者的交往和关系看二者的学术思想及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的学术史是颇有代表意味的,给予吾人的启示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997.
周志初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37-42
维新运动兴起之际,中国思想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仍占主导地位,即使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理论也未真正突破这一框架的束缚。严复则在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了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弊端,强调自由与民主对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在理论上给"中体西用论"以致命一击。然而,严复在变革的实践上又未能突破"中体西用论"的框架。他思想中激进与保守、现实与空想的双重因素,矛盾地交织在一起,这实际上是由清末社会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8.
谷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90-92
杜甫诗歌较多地运用了反常表现手法,从形式、内容等方面增强了诗歌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更为广大的时代意义。这与反常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严重影响,诗人人生态度及其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诗人的自觉追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99.
郑超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6):57-61
将现代吴、闽方言的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音进行历时比较,分析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非入声韵的衍化问题。现代汉语阳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部分中古阳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阴声韵;其二,部分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阳声韵;其三,部分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鼻化韵。现代汉语入声韵与中古非入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两种典型情况: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变。 相似文献
1000.
宗明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1):60-65
目前文学史上的“俗赋” ,主要指唐以后出现的以叙说故事为主、语言通俗的赋体文。从《神乌赋》与四言赋及俳谐文的承传关系中可以看出 :赋原本来自民间 ,自俗 ;赋入汉宫乃以俗为乐 ,所谓的“文人赋”正是汉代俗体雅化、散文诗化的结果。如果称《神乌赋》为“俗赋” ,那么此赋倒可谓赋体的本色、正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