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子不语怪、力、乱、神"反映了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是我国文化史的轴心时代,中国学术史上的第一个无神论思潮已经形成.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以鲜明的人文性与现实性特立于学术思想之前沿,孔子已具有鲜明的无神论倾向.但孔子推崇周礼,而丧祭之礼产生于对鬼神信仰的基础上,故孔子只能以"不语"怀疑之.  相似文献   
22.
哀祭文作为应用文的一大类别,它在材料的选择、感情的抒发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其它应用文体所不具有的特殊要求。从哀祭文写作的特殊性,可以推知应用写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刘勰的哀祭文写作理论给我们一个极其重要的启示:尽管应用文都具有实用的功能,但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体现不同的目的,因而需要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绮”的写法。一句话,应用写作并不一概拒绝文学的手法!把应用文一概视为“简易通俗”,这是未能深入地认识应用文写作规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23.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关殡葬的话题都会受到社会的极度关注和争议。本课题组通过在2012年清明节前后,先后深入浙江省十几个地市县区,走访调研100多户城乡镇村住户,获取对当前浙江省殡葬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回顾了中国发展到今的殡葬改革,明晰了浙江省现阶段的殡葬行业现状,以期望能在国内外各地的经验和教训中,探寻出适合浙江乃至中国的新型殡葬形式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4.
戴香智  熊英 《社会工作》2011,(14):88-90
殡葬这一永恒的社会活动必然需要受到社会政策的调控,而殡葬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梗阻。本文拟将通过选点实地调研,基于社会政策视角和分析方法,对W市Z村殡葬改革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尚存的梗阻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从文化张力、民众认同、执行机制等方面针对如何有效推进殡葬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明清以来徽州丧葬礼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利 《社会科学》2012,(9):131-143
明清以来的徽州,人们对人生仪礼中的丧葬仪礼格外重视。徽州的丧葬仪礼,处在一种礼仪与习俗并存、厚葬与薄葬并行、良风与陋俗同在的矛盾状态之中。面对这样一种相互纠结的情形,徽州地方官府和民间宗族组织一直致力于对丧事活动中礼俗的整合,希冀以此规范丧事活动中的非礼行为。但是,这种教化与强制相结合的办法并未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一汉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以该村的丧葬仪式和祭祖仪式出发,试图分析该传统汉族社区的民间信仰体系,以及当地汉族居民在这种信仰体系中的宗教体验和宗教心理。通过对仪式过程进行深描,解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对当地社区的整体影响和功能。  相似文献   
27.
丧葬,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人死之后,如何处置遗体,采取何种方式埋葬,它既显示了人类对生死现象的神秘观念,也反映了人类对自己生存、发展和消亡的认识过程。文章对藏族《格萨尔》史诗中的丧葬习俗进行透视,对藏族丧葬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及史诗中丧葬的形式与地理环境、宗教、原始生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藏族葬俗的思想及其它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宗教交互作用决定了史诗中的葬俗。  相似文献   
28.
从感性学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祭侄文稿》研究的力度明显倾向于审美的一端.而从审丑维度剖读《祭侄文稿》,全篇有肥笔太过和用笔失误太多等的“缺陷”。但颜真卿用情感节奏驾驭书写节奏,用书写节奏表现情感节奏,凭借章法布局与情感节奏巧夺天工的融会而化丑为美,《祭侄文稿》堪称艺术丑表达的典范。  相似文献   
29.
长篇报告文学《台北的忧郁》与诗文集《太阳的葬礼》是王钟陵教授2005年出版的两本创作集。大气、诗性、隽永深邃,是王钟陵教授文学创作的明显特点。古今中西文学的营养交融于王先生的这两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西方意象派及现代派手法的运用,中国古典诗词韵味的糅合,对报告文学、散文、新诗三种文体应如何突破的清楚认识,以及将此种认识在创作中予以成功实践。这些都与作者那学者而兼作家的睿智与才情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0.
王钟陵教授的两部创作集,得到了学界与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作为学者作家,他的多文体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学术与艺术的融合,大气,表现手法别致新颖。王钟陵教授的创作,在报告文学、新诗、散文领域,都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他的学术著作,则又具有文学化的特征。创作与学术的高度融合,其中内蕴着一种新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