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综合类   15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由于近代汉语研究起步较晚 ,加之语料庞杂散乱 ,近代汉语内部变化纷纭 ,因此 ,这一领域尚有不少空白悬疑之处。本文主要针对袁宾《近代汉语概论》一书涉及近代汉语中一些新产生语法现象的来源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从而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2.
本体诠释学应阐释为对本体发生的一种诠释,以区别于实体化的本体论。古希腊和中国从不同的进路来讨论存在,此差异表现为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as being)和作为发生与创造的存在(being as generative or creative)。通过界定本体诠释学的本体和追溯中西哲学的Logos与道,能够进一步展现出本体诠释学的四个核心范畴、五个命题。在此基础上可以探求如何实现超融、如何从诠释的方法看待本体诠释学。  相似文献   
93.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主述位选择、主位推进模式来组织信息,可以将语言的形式与内在意义结合,更容易掌握和分析语篇结构并有效指导学生的英语写作。经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纽12周的教学实验,以CET4作文真题为初测和终测,对比作文均值差异度,发现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英语写作成绩有了显著的差异,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的实验组取得了更大的提高。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实验也存在时间较短、涉及体裁不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94.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句读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现总结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什么是《文通》中的"读",什么是《文通》中的"句","读"和"句"的关系,句读论矛盾的根源。  相似文献   
95.
李亚军 《阴山学刊》2006,19(4):5-11
中国有悠久的折柳送别传统,对于这一民俗形成缘由解释较为纷繁,一般认为以"柳"谐"留",是谐音现象.从民俗学、文化学角度,依据大量的文献材料,追溯"折柳"民俗的起源,分析折柳送别现象的生成机理与演变脉络,梳理民俗事项与诗歌吟唱的内在联系,足资证明柳民俗蕴涵着树神崇拜、生殖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96.
本文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从语料库的角度研究英语学习者“give”双宾语构式直接宾语受事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1.学习者使用直接宾语受事的范围和本族语者一致;2.学习者偏爱于较笼统概括的上位词以及基本词,且用词比较单一;3.直接宾语受事的错误主要源于语内干扰。  相似文献   
97.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本文从韩礼德人际功能理论中的情态系统入手,对英语商业广告语言的情态作简要的分析,以探求该类广告是如何运用情态手段达到其劝说目的的,从而对劝说性语篇的分析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8.
德国社会语言学家Schn对隐喻的概念、产生过程、隐喻的认知与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独辟蹊径。鉴于国内外对该理论评介和发展的文献有限,本文对该理论从隐喻的本质和类别、隐喻的功能两个方面作系统评述,并结合与概念隐喻理论的对比分析指出该理论的创新与局限,以期对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核心的认知隐喻研究的纵深发展与实证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9.
对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及其代表性著作,一个相当常见的评价是"模仿",这是很不客观的.是否模仿,事关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性质问题,所以有必要彻底厘清.<新著国语文法>一书作者自己的表述、学者们的相关论述、特别是书中主要内容所反映的实际情况,证明此书是"借鉴"而不是"模仿".推而广之,整个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性质也是借鉴而不是模仿.  相似文献   
100.
从生成论视野看,中国先民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上古的图腾崇拜、 神话传说、文字符号、音乐、绘画、建筑等文化和艺术形态,对于中国先民审美形象的建构、审美思 维的创生、审美意象的表达、审美经验的累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先民早期审美意识的生成, 是一个在不同文化形态的合力作用下得以不断创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