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王澍获得2012年度普利茨克建筑奖是中国本土建筑师获得国际范围内广泛认可的开始,王澍的作品反映出对传统中国建筑文化传承发展的某种思考,从他获奖的事件观察本土建筑师的成长,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建筑教育和建筑师自身塑造等方面的进步,也引发建筑界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2.
扬州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古民居建筑艺术以其宅园合一的诗意化空间环境,丰富的建筑、装饰艺术语言,兼融南北的设计风格和大规模较为完整的存留,成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古民居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样本。体现了这一时期人们追求心理和谐下诗意安居的时尚和民居建筑艺术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3.
从建筑史的角度来看,建筑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或者可以这样说,建筑作为一种人类的意识形式,一定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外,虽然建筑的实用性(主要指居住功能)是其实质,但其所显示出的审美意义对于人居环境来说,已愈发重要,所以对建筑的哲学及美学思考也就成为了必须。文章拟从哲学及其美学的角度来说明建筑及其风格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并试图以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论证中国城市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4.
Critics point to an excessive visual emphasis in Western architecture bringing about a weakened sense of belonging, and a disconnection from places and from other people. Architects’ visual way of knowing and working is further criticized for contributing to an alienating “architecture of the eye.” This article seeks to challenge this critique by offering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vision and its connecting potential. To this end, it engages with how a d/Deaf architect, George Balsley, uses and attaches meaning to vision, partially prompted by the highly visual and spatial dynamics inherent to sign language. It relies on several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a guided tour through a building he helped design, the Sorenso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SLCC) in Washington, DC. The article looks specifically into the building’s vision-centered features in relation to George’s d/Deaf ways of being. His way of seeing is reflected in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CC that sustain (sign) language, mediat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facilitate connection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spaces – features that are relevant for but also beyond the d/Deaf community. The architecture that issues from George’s d/Deaf ways of seeing thus challenges the critique that vision-centered architecture by definition disconnects.  相似文献   
105.
坡的哥特式小说的独创性在于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尤其是多层次地描写被扭曲的人的心理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道德教诲的内容。他的哥特式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梦幻、背景、动物、灵肉等方面并且他的小说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建筑亮化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建筑本身照亮,其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和人文关怀尤为重要。对传统建筑的亮化更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充分表述建筑对文化的阐释。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建筑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在灯具和亮化设计中必须运用不同的设计理念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7.
M ary Shelley wrote her famous novelFrankensteinin thesumm er of 1816.The tale relates the tragic experiences of Fran-kenste in,a Geneva student of natural ph ilosophy,who d iscoversthe secret of life and succeeds in imparting life to an artific ialhum an…  相似文献   
108.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奥特兰托城堡>无论就其形式还是主题,并非"颓废、野蛮、怪诞"的纯娱乐性作品,而是一部融合了古代传奇和现实主义小说特征、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和革命内涵的小说.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演进的方式论述了希腊式早期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风格、诺曼式建筑风格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点。这四部分基本上是一脉相承发展的关系。文中仅对其演进、特点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10.
罗马式建筑庄严隆重和雄壮。这种印象的形成 ,既同内部空间的体积和比例有关 ,又同它的石造外壳的结构设计、艺术装饰有关。建筑内部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面貌 ,强调了顶部和顶部光线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意义 ,并间接暗示着天空的存在 ,而天空在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世界观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哥特式建筑赋予了一切以神秘象征的意义 ,使一切建筑形体本身都充满了相应的艺术表现 ,它把支撑拱 (支撑拱把建筑拱顶的推力传导到附加于外墙的大石柱——扶壁上去 )也变成了一些前所未见的艺术造型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