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62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42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442篇
理论方法论   84篇
综合类   1397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95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象,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日益显现。本文试图立足于客观,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加系统、科学、全面地分析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等相关问题。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我  相似文献   
42.
综合运用多元统计方法,通过检验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因果关系,比较不同交割期的合约交易价格,以及验证价格收益的周日效应,对中国大豆期货交易价格的波动规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3.
本文给出了在有错检验情况下标准型抽样方案的设计方法,讨论了误检概率p,p′对抽样方案的影响,并给出抽样方案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4.
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卓 《统计与决策》2005,(8):100-102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我国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一结论对于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思路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N个人验血的检验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设普查对象的阳性概率为p,对当时,采用分组检验最优;当p≥0.3078时,采用单个检验最优、(2)当采用分组检验时,分组人数或时,检验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46.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中国1978-200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存货投资、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作为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衡量指标存货投资并未引起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而是经济的波动导致了存货的同方向波动.通货膨胀的波动虽然对存货的波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经济波动对它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存货波动更多的表现为经济波动的显示器.  相似文献   
47.
证券市场长期记忆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当超过临界点时,以往被忽略的信息会以聚集的形式爆发性地表现出来,因此证券市场具有长期记忆特征.分析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交易量数据,认为上海市场具有长期记忆特征,长期记忆主要原因是因为市场中存在较多的噪声交易者,而缺乏套期保值工具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善又放大了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集群性.  相似文献   
48.
经济收敛理论与检验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培果  蒋葵 《管理学报》2006,3(4):498-504
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收敛问题的产生及收敛概念的发展作了全面概括,并对绝对收敛、条件收敛、俱乐部收敛和σ收敛作了深入辨析,对各种识别方法作了全面归纳。归纳了对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数据所作识别的结果。还从收敛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冲突与协调方面作了深入分析。最后对近年收敛研究的深化与扩展研究的趋势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49.
沪市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价格走势的Granger因果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洋  庄新田 《管理学报》2006,3(6):697-702
运用G 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检验沪市6只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样本条件下,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之间存在单向的G ranger因果关系,权证的价格走势影响其标的股票的价格走势,说明从长期来看,认购权证发挥了其潜在的投资杠杆的作用,其价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在市场中得到实现;在小样本条件下,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G ranger因果关系,表明短期内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价格走势相互独立,市场中有可能存在对权证投机炒作,人为放大权证的投资风险,使权证背离其正常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50.
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利用产出缺口、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缺口度量了宏观经济、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并简要分析了1978~2002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特点,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线性回归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经济波动对于投资波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的动态反应,投资波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力度和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表明,(1)1978~2002年间我国的产出缺口、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缺口都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其中投资缺口波动更为剧烈且变化步调相对超前;(2)投资波动冲击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对于解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成因都非常重要,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力度更大但时滞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