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429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61.
“风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它贯穿于书法、绘画、文学等多个领域。文章试从“风骨”源流的演变来说明从品评人物的“风骨”范畴到书画理论上的“风骨”范畴 ,再到文学理论上的“风骨”范畴的过程特点。  相似文献   
562.
滕固是我国现代重要的美术史家和艺术理论家 ,他在美术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特别重视美术史的研究方法问题 ,将西方影响较大的“风格演变”或“风格发展”概念介绍到中国美术史学界  相似文献   
563.
程颢、程颐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涉及存有论、道体观、伦理观和生死观等领域。二程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从儒家的立场看,有其合理性;从佛教的立场看,则表现为相当程度上的对佛教的误读。二程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含有极具启示价值的信息:第一,佛儒关系讨论旨.趣的转向;第二,偏颇的文化选择态度;第三,对佛教的自觉性误读;第四,对宋明理学中佛儒关系的初步预制。  相似文献   
564.
周兴生 《唐都学刊》2005,21(5):100-102
在墨家法律逻辑重构中存在一些疑难之处,疑难的核心在于,<墨子>一书中关于墨家法令绎结程序的记载含有背离墨家理论系统之处,此即"湿故"概念.对<国语·周语>等涉及法令运用程序的典籍的考据显示,"湿故"是因"实故"之讹造成的衍乱.此讹误的辨析与清除使<墨子·经说上>包含的法律逻辑的系统性得以重现.  相似文献   
565.
《周易·革》经文中曾两次出现“巳日”,历代注家对此所作的解释多有不通。经考,“巳”即癸巳,癸巳即武王伐纣起始日。“武王伐纣时的天象研究”及“三代大火星象”(均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题)认定武王伐纣始于戊子日,比癸巳日早五天。本文经过对“戊子”、“癸巳”二说的比较研究,认为“癸巳”说较“戊子”说可靠。  相似文献   
566.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容成氏》九州柬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秦文献中,《禹贡》九州独有梁州,《尔雅》独有营州,《周礼·职方氏》独有并州,《容成氏》九州不同于任何传世文献,而较接近《职方氏》,简文九州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其南、北、西三方边地的四州与传世文献较为相合,而处于黄淮平原及山东半岛的五州则与传世文献差别较大。《容成氏》九州约形成于两周之际或春秋前期。  相似文献   
567.
"鹅湖之会"拉开了"和会朱陆"的帷幕.元代吴澄"宗朱而崇陆",在"和会朱陆"中有贬朱褒陆的倾向.徽州学者郑玉则比较客观公正地分析朱、陆之学各自的利弊,认为应汇两家之长,打破门户之见.郑玉"和会朱陆"的观点影响了当时及后代学者,为理学内部阵营的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68.
党超 《南都学坛》2004,24(6):14-20
由于对风俗和民俗概念认识的差异,大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风俗理论,进而讲风俗研究史多从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起,对古人的风俗理论有所忽视。实际上,古人有着丰富的风俗理论。班固第一个对风俗做出阐释,形成了正确的风俗观。其风俗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地理环境影响着风俗形成的初始状态;其二,历史文化传统规定着风俗演变的内在轨迹;其三,王道教化对二者的"中和"使之和谐,决定着风俗转化的理想状态。班固的风俗观奠定了中国古代风俗理论研究的基础。自此以后,尽管对风俗的研究不断发展,但其体制、风貌大都没有脱离这个基本的范围。  相似文献   
569.
论班固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班固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崇尚"安贫乐道"。其实不然,班固既重视农业,又重视工商业,提出了"食货二本"的新思想,认为"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重视经济对国家盛衰的决定作用。他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工商业不能伤害农业,更不能靠不正当手段经商致富。主张国家要发挥对农工商的调控和管理职能,为防止经济领域的不正当活动,要对人民进行"贵谊贱利"等思想教育,以便把人们引到上下有等的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理想的社会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570.
"敬"是儒学达到道德理想人格"圣人"之境界的重要修养功夫。主敬思想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程朱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逻辑环节,它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具有的独特特点。朝鲜的李退溪不仅全面接受、继承和发展了程朱"主敬"之说,而且以"敬"来构筑了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