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当代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 ,有一对在美学性质上成分两极 ,即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与日常性的游戏娱乐节目。对于春节联欢晚会 ,它是从属于传统理性主义范畴之下的“美感文艺”的典范 ,而对于游戏娱乐节目 ,它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非理性的“快感文艺”。文章从艺术生产方式、美学理想与原则、以及审美效果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分析区别 ,从中挖掘在电视文艺领域对当代中国人精神发展积极有利的因素 ,警惕和防止有害的方面 ,从而建构健康向上的当代文化——心理意识。  相似文献   
82.
那达慕是蒙古族独具特色的、承载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民俗喜庆集会。它如同活态的“蒙古文化博物馆”,以其特有的动态模式和多元类型,如官方传统那达慕,民间那达慕、旅游那达慕、国际那达慕、学校那达慕、象征性那达慕等多元形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交融和弘扬、习得和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尤其对民族文化从草原走向世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青海省同仁地区民间宗教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篇考察报告以"六月会"现场观察和对法师及熟悉本教者的访 谈记录为主体,篇末对"六月会"和当地苯教的性质及渊源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4.
论春节的传统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春节日益淡化的现象,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而要研究,我们首先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春节是什么?”只有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的研究才能深入。“春节是什么”这一问题与传统社会是分不开的,传统中国社会的主体是宗法社会,宗法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注重身份等级的血缘共同体,而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  相似文献   
85.
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之争的本质,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学术界以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本身,但是对于两国遗产保护制度较为忽略。再加上第一手韩文文献难以取得,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研究难度。本文结合韩文文献,探寻其文化渊源,比较其文化差异,同时对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提醒我们: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相似文献   
86.
1999年10月在中国丽江召开的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暨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东巴文化的诸多方面作了多角度探讨,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文是对此次研讨会学术探讨与成果的综述。  相似文献   
87.
追寻农耕文明的“舞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列入首批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苗族水鼓舞田野调查为基础,阐释了水鼓舞所蕴含的苗族水文化、鼓文化、稻作文化、原始崇拜、社区团结教育、传统历法文化等多重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8.
非民歌、假民歌的副作用在于使民歌原本样式悄然消失的可能性.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巨大成功在于在中国传统民歌处于生存困境的条件下,唤起了更多的人们对民歌的关注,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南宁国际民歌节留下的遗憾莫过于相当数量非民歌假民歌的涌入使歌节有名不付实之嫌.中国云南纳西古乐名震海外,以及旅游业振兴所带来的民歌文化成为必不可少的旅游大餐的启示表明,南宁国际民歌节创新的可能随时可以转为现实,成为中国传统民歌文化在当代传承发展繁荣的可能.  相似文献   
89.
新疆蒙古族传统节日——"祖拉节"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祖拉节"既有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又有新疆蒙古族文化的特色。对"祖拉节"的研究和发掘,对于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关于冠礼举行时间,历来是礼学研究中关键而聚讼难已的问题。文章以再生神话的知识、视野和四重证据法,在世界范围成年礼举行时节、象征意义与庆祝宇宙重生的庆春仪式的象征性认同关系的通观下,结合中国以庆春仪式实践报本反始的再生神话,和新出《日书》文献,重新考察了《夏小正》二月冠子取妇的记载,尝试对中国冠礼原初行礼日期及其仪式象征进行新的探讨,试图提供一种化解纷争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