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1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248篇 |
理论方法论 | 60篇 |
综合类 | 1071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仁学思想是儒家道德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司马迁通过历史研究,认识到了"仁"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于是对先秦仁学,特别是孔、孟仁学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改造,孔子的仁学思想更是成为了他撰写《史记》、品评历代帝王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将从《史记》入手,论述司马迁对先秦仁学的扬弃,并分析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2.
宋亚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5):62-65
中国现代政治史上的中间路线是指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势力或第三方面的政治路线 ,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改良主义性质的政治路线。施复亮作为中间路线的主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 ,他的中间路线思想不但有着深厚的渊源 ,而且还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通过探究他的中间路线思想 ,可以更好的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间路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3.
李小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77-81
胡适有"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之称.他是明确把中国新文化运动比附为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一人,并参照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语言变革的成功经验用以指导中国新文化运动,进而在人的觉醒,文化的复兴与创造等方面体现了文艺复兴之精神. 相似文献
44.
刘金鹏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41-46
面对近代中国尖锐复杂的文化冲突,胡适提出了充分世界化的方案,试图克服各种变相的“中体西用”论及其中蕴藏的虚骄自大心理。这是一个被视为“全盘西化”论、强调自我反省和自强开放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方案。尽管其中的缺陷十分突出,但对推进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苏轼文集》收录苏轼祝文96篇,涉及祈(谢)晴、雨、雪,奉安皇帝御容,谒文宣王庙,以及祭勾芒神、祭土牛、告五岳、秋赛等,联系着丰富多样的仪式仪节。祝文应用于祭奠仪式,具有仪式与文学的双重意义。结合苏轼各类祝文的写作背景,探讨祝文及其仪式应用中所映射的政治理念、宗教信仰、教育观念、文化习俗,从而揭示宋代礼乐文化建设的多个侧面,为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6.
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全党的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对全党的学习提出了全面要求,强调在学风上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及向群众学习和向实践学习相结合,并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干部学习和学习保障机制给予了高度重视。他的这些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对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张小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20-24
《吕氏春秋》仲夏、季夏二纪中的八篇文章以论乐为主,通过考察这八篇文章中与《礼记·乐记》相同的内容,可知《乐记》中的《乐本》、《乐言》、《乐象》等篇在《吕氏春秋》撰写前已经基本成书。而结合其他传世典籍中的相关记载,可以推测《吕氏春秋》仲夏、季夏二纪可能还保存了《乐记》十二佚篇中的《乐作》、《说律》与《意(音)始》篇。 相似文献
48.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49.
何明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87-90
宗白华散步式美学风格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然而人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它的内涵与意蕴上面,却极少探索形成这一风格的原因。本文结合宗白华的生活态度,从切入角度、内容特征、表述方式等方面分析宗白华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认为宗白华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取一种唯美的态度,而且自觉地将这一态度融入了美学研究之中。这种以艺术为现实生命的内容,又以生命体验解读艺术真谛的研究方式,形成了宗白华独特的散步式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