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0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88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398篇 |
理论方法论 | 121篇 |
综合类 | 1842篇 |
社会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206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64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205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68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家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是家训史上的定型期。汉代家训与先秦家训相比,在文学性方面增强了。主要表现在:独立成篇,有意为之;思想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浅显,通俗易懂。汉代家训在家训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家训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东汉末年社会上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求真”思潮,在理想与现实、真理与谬误、虚妄与真实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对立中寻找出路,构成了东汉思想的主要趋向。“求真”思潮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其产生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儒家思想自身的修正与道家思想的兴起。 相似文献
63.
许智银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25-28
汉代人对母亲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 ,统治者或神化母亲 ,或尊母亲以封号 ,或厚葬母亲 ,民间则为母亲尽孝服丧。汉代人为了维护母亲的形象往往杀死侮辱母亲的人 ,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 ,尽心奉养母亲。统治者所颁行的法令法规促进了母亲情结的深化 ,社会舆论对母亲情结的强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秦汉时代,民众对法律知识有着广泛的了解,已经形成了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即便是在复仇风俗的影响下,不少人出于"私义"走上复仇之路,但是在完成复仇行为之后,许多复仇者主动选择就"公法",向官府投案自首,接受国家刑律的制裁;民众熟知许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法律规定,普遍懂得利用法律手段、诉诸官府来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利益;与此同时,民众也有较强的法律参与意识,他们通过对执法官吏的毁誉评价、对重大案件的关注论议、集体或个人诣阙告诉、为人"讼冤"等各种途径表达自身对法律的诉求和执法官吏的期待。 相似文献
65.
藏、汉学生数学学习元认知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别藏、汉学生数学学习元认知差异对于改进藏族学生数学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藏、汉高中生的调查与研究表明,藏、汉高中生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体验有显著差异,汉族高中生数学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高于藏族学生,藏族高中生数学元认知体验高于汉族学生;藏、汉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与数学学习成绩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6.
于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30-33
道家思想引领了汉初的过秦思潮,继而取代法家成为西汉初年主导的治国理念。其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为汉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但也表现出与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和神化的诸多不相适应性。 相似文献
67.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8.
王子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30-35
汉代"亡人"的存在背离"编户齐民"理想社会组织秩序。作为行政管理者难以控制而实际上长期存在的社会人群,"亡人"的活动往往促成了生产技术和文化礼俗的自然传播。"亡人"的数量和流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若形成规模,也可能导致"流民"运动。分析汉代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进步的原因,不应当忽视"亡人"和"流民"的积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9.
秦汉时期的损伤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晓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43-46
秦汉时期的法医检验重视对活体的伤情检验 ,这与当时法律上的保辜制度密切相关 ,人们依据伤情的轻重确定辜限的长短。因此在长期的伤情检验实践中 ,产生了伤、创、折、断、、、痍、瘢等不同等级伤型和伤情的概念和术语。从今天所能见到的秦汉时期伤情检验的实例及司法爰书中可以看出 ,当时的法医检验已总结出了致命伤的概念 ,并对“生活反应原理”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70.
汉民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而关于汉民族的研究 ,长期以来却被国内学术界所忽视 ,汉民族史常被淹没在通史和断代史研究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汉民族研究如雨后春笋 ,一直在不断地兴旺勃发。特别是近二十年来 ,汉民族研究取得了蔚为壮观的成绩 ,为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