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民族学   8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84篇
理论方法论   118篇
综合类   1756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12.
荀悦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宇宏 《南都学坛》2002,22(6):9-13
20世纪以来 ,学术界对东汉思想家荀悦的哲学性质、社会政治思想、人性道德论思想、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其他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体现出有关荀悦研究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欣 《南都学坛》2002,22(1):1-10
汉初封国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农业生产中 ,铁农具进一步发展 ,生产技术进步 ,作物品种增多 ,产量提高 ,农业人口增加 ,养殖业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 ,诸如冶铁、铸币、制盐、纺织等行业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封国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和王国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共同促成了封国经济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4.
汉代画像石 (砖 )有大量的表现汉代妇女生活的画像 ,主要有神话传说中的妇女形象、贵族妇女形象、劳动妇女形象、历史故事中的妇女形象、侍女形象、乐舞百戏中的艺伎形象六种类型 ,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妇女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东汉庄园的兴起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 《南都学坛》2002,22(3):1-7
西汉以自耕农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到东汉以庄园为主体经济结构的转变 ,客观上形成了汉晋之际社会思潮变迁的重要依托。作为新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单位 ,东汉庄园对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使一部分士人从原有的大一统思想和依附地位中剥离出来 ,而且发展出了较为独立的群体性格、个体人格、思维方式和兴趣取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汉藏两民族美术创作诸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作者认为,梳理两者的长与短是为了二者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各自的美术创作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汉族民歌的衍变历经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它与民族迁徙、人口变迁以及文化传统等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黑龙江民歌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民歌进行比较,表明黑龙江民歌与河北民歌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文章试图在对较有代表性的几首黑龙江与河北民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黑龙江民歌衍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自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便与西周以来所实行的分封制产生矛盾。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一直绵延至汉代,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加以调和。当汉政权逐步稳固、经济恢复并发展之后,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演变为分裂与统一之争。汉武帝采用政治与法律的手段强力推行郡县制,反击以分封制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挑战。事实上,汉武帝清除分封制并不彻底,一些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如他对同姓诸侯王及王子侯的严厉处置,打破了宗族势力与外戚势力的平衡,最终导致皇权易主。  相似文献   
19.
汉印中的吉语格言印如同先秦时期的吉语格言古玺一样,并不具备信物的功能,其内容往往都是一些以祈福为目的的吉祥语词或修身的箴言。对所能见到的汉代吉语格言印内容进行比较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汉代人们祈福与修身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