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34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县域经济民营化是在政治压力和财政压力的驱动下进行的,其经济逻辑是产权改革、市场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制度分析的框架下,县域经济民营化的制度演进形式表现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从智力外溢和企业家效应两个层面对民营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可以为解释民营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湖北枣阳摩擦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对这一解释给予经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672.
分析制约秀山县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秀山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73.
解决“三农”问题与发展小城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对于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城镇经济具有增长极效应,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必然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之所以不采用国际通行的城市化,而是采用城镇化,其重要原因就是强调不能忽视小城镇的作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小城镇作用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城乡差别就不可能缩小,更谈不上有条件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674.
生存环境恶劣的山区农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外出打工"是一条有效途径,政府组织山区农民"下山进城入谷",既能让山区农民脱贫,又能解决山区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675.
里是从先秦宗族聚居群体发展起来的属于"国"中的一级行政区划,进入秦汉,里演变为一个既代表户籍编制单位、又同时是一级基层组织的特定概念.在魏晋南北朝,里作为一级带有户籍编制意义的基层组织,并不等同于村;里主要出现于城市以及与城市相关的人口密集地域,并因而形成与村的地理差别.  相似文献   
676.
青海都兰吐蕃墓地的考古发掘,在吐蕃考古中具有重要意义,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奥地利学者阿米·海勒所撰写的<青海都兰的吐蕃时期墓葬>一文所作的述评,并结合青海境内新出土的考古资料,对该墓地中考古发掘出土材料所反映的文化史意义作了扼要的评介,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77.
西汉河间国的沿革与毛公的籍贯问题密切相关,河间设置前是赵国属地,毛公出生时河间仍属赵,因此,"毛公赵人说"和"河间人说"并行不悖。毛公传经涉及范围较广,虽然河间、献县、饶阳三地均有毛公传经的遗迹,但传说和明清县志不足为凭,在目前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仍应以采用毛公"赵人说"或"河间说"为宜。  相似文献   
678.
县域经济是一种既普通又特殊的区域经济类型。县域经济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目前,从中国各县乡的实际出发,寻找振兴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应从"民营经济"方面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679.
分析比较了三峡库区最大淹没受损县开县移民搬迁的三个宏观方案;提出了从补偿安置转移到开发性移民,向经济、社会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思路;建议在小江筑堤造湖、化害为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库区环境、促进经济繁荣,把开县建成持续发展移民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680.
秦置湘南县,县治今湘潭县石潭镇古城村。梁天监(502—519年)中,置湘潭县,辖今衡东县及攸县西乡地域,治今衡东石湾附近。以县治临湘江,境内湘、洣、浊、永乐诸水多深潭,故名。唐天宝八年(749年),迁置湘潭县,县治从石湾迁驻洛口(今湘潭县易俗河城塘镇)。其时湘潭县域,约为东汉时湘南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