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16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254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88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72篇
丛书文集   3458篇
理论方法论   763篇
综合类   22016篇
社会学   2054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1277篇
  2013年   1656篇
  2012年   1634篇
  2011年   1725篇
  2010年   1485篇
  2009年   1598篇
  2008年   1758篇
  2007年   2109篇
  2006年   2233篇
  2005年   2049篇
  2004年   1869篇
  2003年   1969篇
  2002年   1857篇
  2001年   1519篇
  2000年   751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成为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从当前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困惑来看,重新论述和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无论是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还是对重新认识现代教育的使命,指导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2.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能够在相对固定的技术领域适应各种变化和竞争的创新人才.文章从课堂教学的现状谈起,指出教学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3.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针对当前创新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如: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开展专利制度的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等等。  相似文献   
194.
本文以世界范围内初中科学教育课发展趋势为主线,从科学教育课成的组成、结构、体系的角度,讨论了我国科学教育课程综合化的趋势,详细论证了我国初中科学教育课程综合化是历史的必然,同时对它的可行性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5.
本文对美术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6.
文章论述了面向大学一年级机械类新生开设创新项目课的好处和可行性,并设计了一个橡皮筋动力车制作项目,论述了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7.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包括: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分为大学和学院两个系统;多样化的联合办学模式;完全学分制;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启发式的教学模式,等等.加拿大高等教育给予我们的启示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施完全学分制;理性思考学校定位,开展多渠道合作办学;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高校内部评价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98.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9.
乐教是理解儒家精神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乐教扎根于“亲亲”之情,具体体现为与“忧患意识”有别,而与“安”“乐”相协调一致的“怛”和“哀”“悲”之情。此情实质上是超越的天道内化为人的心性而落实下来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得以呈现的方式。儒者虽深知人生之哀、悲,但以乐入手,解悟和转化现实的人生与宇宙,是一大特色。如此,宗教情怀转化为现实的人生关怀,成为特有的礼乐文明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200.
在当前的中国,转向独立型人格观念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首先,人格的演进历程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依附型人格、独立型人格和自由型人格阶段,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是独立型人格阶段。其次,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格是一种典型的依附型人格,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人独立性逐渐增长,并产生着关于个人独立性的各种观念。再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正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为独立型人格提供了客观基础。转向独立型人格观念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