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98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709篇
理论方法论   190篇
综合类   3694篇
社会学   9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吴敬梓的思想内涵十分丰赡 ,传统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和魏晋六朝风尚对他的影响至大 ,而时代思潮中的颜李学说以及自然科学学风也同样影响了他。吴敬梓之所以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是与他的家庭传统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而研究他的思想必须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着手 ,重视形象思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42.
学术界对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已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他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深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却研究不足。文章以当时刘少奇非常关心的天津半工半读教育发展为参照 ,从天津半工半读教育发展与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思想发展变化的互动关系中 ,探求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3.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 2 0世纪初引进中国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形成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多重畸变与变异 ,也经历了多次的“恢复”和“回归”。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百年嬗变 ,对反映 2 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影响和作用 ,探索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和 2 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人类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经济的发展却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传统的国家技术指导思想导致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 ,它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经济的发展以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传统的技术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
古代湖南旱灾发生的频率呈加快趋势 ,明代以前旱灾危害大于水灾 ,从明代开始水灾的危害开始超过旱灾。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引发饥荒、死亡和其它灾害。  相似文献   
46.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f approximately 200 Asian Indian Americans and 200 other residents of New Jerse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isk management priorities that they want government to have. We found that Asian Indian Americans, especially younger women, focused on personal/family risks, such as alcohol and drug abuse, sexual abuse, and domestic violence. The New Jersey comparison group, in contrast, placed war/terrorism and loss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and insurance at the top of their priorities for governm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stressful acculturation-related issues within the Asian Indian community. Both populations want more risk management from government than they believe government is currently providing. Respondents who wanted more from government tended to dread the risk, be fearful of the consequences, trust government, and have a feeling of personal efficacy. Within the Asian Indian American sample, wide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by language spoken at home and religious affiliation. Notably, Muslims and Hindi language speakers tended not to trust government and hence wanted less government involvement. This study supports our call for studies of recent migrant populations and Johnson's for testing ethnic identity and acculturation as factors in risk judgments.  相似文献   
47.
语法教学体系跟科学体系有关系、有区别。根据今古专书注释考据中的语法分析,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宜有旬读与层次分析、语义关系分析、语词搭配分析、旬式词序历史变化分析、语用和语境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48.
钱穆史学思想有几个特点:一是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论、中国传统社会非封建论、“史心“论、“古史层累地遗失“论。二是“以天下为己任,经国济世“的精神。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史观“、“生命史观“、“变化史观“、通史观念等理论。  相似文献   
49.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关于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  相似文献   
50.
中国古代的隐喻研究开始早、成果丰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品格:大量实例充分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隐喻言说上更加侧重“隐”,强调“暗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对隐喻的概念、原理、分类、功能、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隐喻理论;中国古代的隐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