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玉平  牛磊 《齐鲁学刊》2006,4(6):152-154
行政发展是衡量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文明与否的重要参照系。在政治系统内,政府职能的转变构成了行政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中国行政发展的路径选择,要在准确定位政府职能的背景下,逐步推进行政管理理念的服务化、手段的信息化、过程的法制化以及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意义、社会大环境和面对的情势 ,提出了推进浙江省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六项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国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从分析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价值入手,结合浙江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策略及硬件建设、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研究应用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具体策略,以推动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信息时代一项重要的职业心理特征,是教师对自身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主观判断。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实施的背景下,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对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测量进行了尝试性探究,编制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量表,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ITE)分为信息化“教”的效能感(EII)、信息化“学”的效能感(EIL)、信息化“自我发展”的效能感(EISd)三部分,且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可靠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适合测量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安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的广泛应用,档案工作逐步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由此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问题。档案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有效解决档案传递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使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出更大的能效。  相似文献   
16.
实现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历史任务,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全面推进信息化,将带动我国的工业化,有利于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进行信息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信息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刺激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为长远应对金融危机奠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应采取“两点齐抓,三步并走”的策略来开展,且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来源结构方面,既要有政府的投入,也应拓展民间资金参与,使我国教育事业逐步向教育均衡化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