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5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具体上写实,总体上象征,是贾平凹新作《秦腔》采用的重要艺术手法。在这部小说中,除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白雪、夏天义、夏天智等具有象征性外,作品的叙述人引生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他是当下中国农村现实状况和情绪的象征,在他身上体现了当下农民对农村传统文化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坚守与寻找。  相似文献   
182.
关于《金楼子》的成书时间 ,迄今尚无定论。文章就陈振孙的“湘东王时”说、王鸣盛的“元帝即位后”说和余嘉锡的“此书当作于未平侯景之前”说提出了不同看法。从萧绎撰写《金楼子》的具体情况和《金楼子》内文的年代记载以及萧绎著书宗旨等方面考辨 ,文章得出《金楼子》全书各篇写作时间先后不一 ,全书最终绝笔于承圣三年 (5 5 4 )的结论 ,从而为研究《金楼子》的思想史价值和文献学价值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83.
姚鼐是清代著名的古文家,但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也很有成就,自成一家,对清代中、后期桐城诗派的形成和宋诗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当时诗坛的主流诗风,从姚氏有关诗歌本质的论述当中,拈出神、理、声、色四个诗歌命题,阐明其诗论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84.
《礼记》虽以“记”命名,但与“经”一样,具有同等的地位。三国魏时,《札记》入经,并设置《礼记》博士。唐孔颖达主持撰写《礼记正义》后,《礼记》代替《仪礼》,正式成为《五经》之一,并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经典,一直延续到清末。封建政府的倡导,宋卫浞《礼记集说》、元陈浩《礼记集说》、清《礼记义疏》、孙希旦《礼记集解》、朱彬《礼记训纂》等论著的撰写,给《礼记》增加了新鲜血液,进一步提高了《礼记》的地位,也促进了《礼记》的流传。近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器技术的发展,大量《礼记》研究著作得以影印出版,并电子化、网络化,为《礼记》的传播,开辟了新途径。为了《礼记》更好的传播,必须利用传世善本,对重要的《礼记》著作进行整理,以便电子化;同时,要对历代《礼记》研究的成绩,进行全面的总结,完成《礼记汇校集注》、《礼记注疏汇校》等课题,这是《礼记》能长久传播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85.
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出版以后,各路评论家纷纷摇旗呐喊对其民间写作立场大加褒扬。细读文本不难发现,《生死疲劳》充溢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庙堂意识和国家观念,作品中的六道轮回与民间轮回观存在较大矛盾,其叙事语言与民间语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错位,这几个方面不同程度呈现出《生死疲劳》对于民间立场的偏离。  相似文献   
186.
1856年,黄式三亲自重新修订的定海黄氏谱三修本,忠实地记录了黄氏家族在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人物与事件。祖先黄晟曾在唐明州刺史位上,外筑金汤以卫民,内置馆校以兴学,聚江东儒学尚礼士,是多次受朝廷嘉奖的一代英杰。黄式三、黄以周是中国晚清著名的礼学大师。定海黄氏以族谱形式传承家族保国卫民、崇教尚文、孝悌传家等家族文化,为我们今天的黄氏父子及黄氏家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87.
“觏无子孙”之说由来已久。文章就此说的由来和流传进行罗列梳理,分析祝穆《方舆胜览》及民间有关此说的可疑之处,提出疑义和不同见解。列举与此说相反之事实及史料记载,甄别正反双方例证之虚实,并分别对“无子”、“无孙”进行反面求证,以期达到否定“无子”,质疑“无孙”从而肯定“有子”,推断“有孙”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8.
再谈金庸小说与文学革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运用诸多文学史史料,从对传统武侠观念的改造,对传统创作方法的革新,文化含量和艺术借鉴方面,说明金庸小说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并辨析了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89.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较为充分完全的自我意识的"大思想家",是自我实现的典范.景蜀慧先生认为陶渊明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墨派倾向,则是忽视了陶渊明的自我意识及将前人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理解得过于简单机械的结果,同时也是对与在"政治"上建功立业无涉的个体价值缺乏恰当认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0.
胡绳晚年关于近代史上的中国国民党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绳先生对近代史上的中国国民党进行了再评述,提出了不少使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要点有:国民党是个复杂的集团,不能笼统地讲是资产阶级政党;蒋介石不敢真正反帝,但在利用矛盾,保持半独立上比以往的统治者高明;国民党的"黄金时代"应是与中共的两次合作时期;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两大原因是没有真正发展资本主义和在农村无所作为;国民党能存在上百年的历史原因是在某些关键时刻能与时俱进,它体现于国民党在近代史上的三次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