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1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116篇
民族学   51篇
人口学   64篇
丛书文集   797篇
理论方法论   246篇
综合类   4159篇
社会学   244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41.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攀枝花漂流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经济是以提供体验作为主要产品形式的新经济形态.四川省攀枝花市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成功打造出 "万里长江第一漂"的漂流体育旅游品牌.虽然目前还存在着客源区域过于集中、市场化程度低、旅游产品设计和宣传不到位、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等问题,但通过策划独特的体验主题、进行市场细分、实施体验营销战略、提供全程的服务体验等措施可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42.
实践美学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就此来理解其渊源,则面临着一系列无法回答的问题。它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学派,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物。实践美学在中国的崛起和兴盛,有着时代的现实原因,其代表人物的身上承接着中华文化传统的余脉,他们外部研究的视角、将美学研究价值化、伦理化的倾向、对‘人’的社会性群体性的界定,与中华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43.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西方大学城多属于“自然生成”模式不同,我国大学城都是“主动构建”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扩招的共同产物。我国大学城建设获得的主要经验是:促进高校与地市高教事业在资源共享,拓展空间、整合与发展新兴学科与专业诸方面的巨大双赢;园区建设上针对时代性与高校特性长远规划的精心设计与分步实施;能同时实现一体化与灵活性的统一领导下的“条状管理”原则;解决大学城建设与运作资金的多元筹资模式探索;后勤社会化的完全实现集中了办学精力,并节约了办学成本。必须针对功能定位不准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人文氛围不浓、“软环境”思考与建设不够、对原校区传统保持与延续的缺失,办学质量重视不够等发展初期的主要教训,以更完善的对策建设新的大学城。  相似文献   
944.
本文认为以"文学审美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为适应一时的政治需要而提出的应景性的主张,既与事实无关也经不起理性和逻辑的推敲。这些主张作为全国通用教材中权威性的观点,对于执教者和学生已经制造和正在制造着无穷无尽的困惑和苦恼,批评它、否弃它,是文艺理论领域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45.
中国的循环经济是借鉴发达国家如德国"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战略等理论和经验而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启示为:"两立两制三创新",即"两立"是"立足国情,选择切入点"和"立法先行,依法推动";"两制"是"制订政策,鼓励参与"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三创新"是"技术创新,发挥优势"、"体制创新,密切配合"和"机制创新,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946.
体验经济正以强劲的势态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城市建设意义上的体验无疑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 ,城市建设的文化价值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连城市的体验模式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框架 ,对其认真的思考与整理 ,从体验经济理论高度作进一步研究 ,对建立大连城市特色 ,发展城市新型经济格局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7.
艺术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问题已成为新世纪的学术前沿。文学鉴赏作为一种比较普及的艺术教育形式 ,理应受到重视。本文从读者艺术经验的角度对文学鉴赏问题作出了新的阐释 ,认为 :文学鉴赏是读者对一个艺术作品所呈现的美的世界的再发现 ,是对艺术家艺术经验的还原 ,是艺术经验的二度生成。它要求读者具有艺术的眼光 ,注重作品形式的研究和形象的品味。  相似文献   
948.
岭南方言是构成岭南文学独特地方性经验的重要文化基因。地处强势方言区的岭南文学创作深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学言说方式,在风格、形式、内容等方面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从“地方性经验”角度考察粤方言影响下的岭南文学语言策略,有助于析出岭南文学言说方式的基本特点及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49.
汉代儒家学者接续先秦学者对情性的关注,运用情性论《诗》,在汉代经学视野下对于文学内部规律进行了有益探讨.汉代四家诗中,《齐诗》学者的情性论颇有特色.同出一脉的匡衡与翼奉对此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翼奉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情性,体现出汉代阴阳五行思想对于诗学的渗透.作为同受儒家正统文艺思想牢笼的汉代各家诗学,不管“匡氏”学与“翼氏”学,还是《齐诗》学与《毛诗》学,其最终目的都是干预现实,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950.
从身体出发的中国哲学不仅导致了中国古人对身体的生命欲望的积极肯定,而且也进而从"欲"到"食"、从"食"到"味"地使"味道"作为"原道"地位得以确定。把这一理解用于审美领域,则使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美与其说是一种贝尔所谓的视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不如说是一种我们所谓的味觉化的"有味道的形式"(tasty form)。同时,这种作为"有味道的形式"的美,一如对味道本身的分析所示,其具有"亲体性"、"咸和性"以及"品味性"这三个主要理论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与中国古老的大易之道一致,并与业已趋于唯心化的西方传统的美学理论迥然异趣,中国古代美学代表了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更忠实于我们自身生命的,也更为原生态的美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