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95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2077篇
社会学   9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考察自先秦到唐初的《诗经》阅读情况,认为《诗经》之文本意义有一个从阅读的文本向文本的阅读的转化,《毛诗正义》则为这种转化作了总结。先秦之时,当《诗》成为独立的阅读文本时,只具有词汇的意义;两汉的章句经学注意到《诗经》的语言形式,但是,四家诗同为阐明圣人之意,严守师法之授,故其差异,不过是阅读的“版本”不同而已;魏晋以后的《诗经》阅读,注重诗情文理,人自立说,表现出注重文本的特色;唐之《毛诗正义》受到魏晋诗学的影响,解说《诗序》、毛传、郑笺的孔疏,因注重文理而表现了一定的文本意识,披露了小序与诗辞之间的矛盾。但是这部钦定的著作,又一次使《诗经》的阅读回到“版本”阅读的底线,从而表明,《诗》只要是被作为经学的读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大量源于中华文化典籍和以中国的人与物为素材的日谚事例 ,来说明日谚的中华文化蕴含具有系统性、集中性和典型性的特征 ,并提出它们形成的主要方法有照搬、改编和融合三种。  相似文献   
33.
中日文中存在着许多字序逆转的现象。要准确的理解和翻译 ,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掌握其内在规律。中日文中存在的字序逆转现象不是随意产生的 ,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中日文中字序的逆转现象是两国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泛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最有效的学习模式.所以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本文中我提出一些泛读教学法共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5.
媒介识读的核心是批判性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识读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是国外实施媒介教育的一种常见模式。作为抵消大众媒介对少年不良影响的手段 ,媒介识读教育逐渐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重视。日本的媒介识读因电视的介入而得以推广 ,但也因此被打上了深刻的媒介意志的烙印。  相似文献   
36.
笔者对文化渗透方法的涵义进行了论述,而且将文化渗透法用于日语教学之中,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在日语教学中应采用文化渗透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既课堂教学分步实施及课外活动实施口语交流实践。  相似文献   
37.
如何提高日语语法教学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日语基础教学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应该重视日语语法教学并探讨了语法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方法。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门寒身素家贫 ,抄书读书成才和精校精抄等方面 ,阐述了体现在古人抄书活动中的可贵的读书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39.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history of the family" of the past few decades, a revisionist view of the "modern family" has emerged among family theorists in Japan. In spite of the significant merits of this new paradigm, I have argued that the failure of its proponents to addres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esuppositional issues has discouraged a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modern family. In recent years, one of the foremost theorists to attempt to bring cultural analysis fully into sociological discourse has been Jeffrey Alexander. I have drawn extensively on Alexander's discussion of Durkheim's later thought as the key to a cultural program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In doing so, I have suggested that one effect of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society is the sacralization of what Durkheim termed the "domestic order". Furthermore, in considering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central emotional axis of the family comes to revolve around either the parent–child bond or the conjugal bond, I have postulated the existence of a "sacred" dyad—in the Durkheimian sense—within the family unit.  相似文献   
40.
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助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促成了知识精英政治人格的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