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06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好莱坞先后两部《功夫熊猫》的上映引发了中国观众的热议,其中主人公阿宝的文化身份问题更是争议的焦点。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影片中蕴含的中国元素,然后分别从颠覆"熊猫"的符号、"个人主义"的"美国梦"、"命中注定"的"速成超人"、遭遇和解决身份危机、"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模式以及惊险而幽默的好莱坞式风格等方面阐释了片中所折射出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旨在说明阿宝实质上是一只披着中国外衣的美国熊猫。  相似文献   
92.
萨特人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分歧主要集中在方法问题、异化问题及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问题上 ,本文将对这些分歧作一全面的辨析。并通过对萨特人学理论的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及非历史主义立场的评述 ,指出它在理论上的非科学性。  相似文献   
93.
萨特以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为立论基础,建立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他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存在主义的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目的是为了超越马克思主义。对萨特存在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要合理评价,因为这种理论既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资产阶级思想,但有其一定的合理意义。  相似文献   
94.
孟禄是20世纪初期世界知名的美国教育学者,他在有关各国教育历史发展的著作中曾经评述中国传统教育,并在民国时期来华数次。过去学界多研究他在1921年访华之后对于中国学制改革(1922年壬戌学制)的影响,其实早在民国初建之后(1913年),他便首次来华考察江苏中小学校,并对当地教育领袖黄炎培建议必须改善科学教育。他的言论促使黄氏其后积极宣扬和实践教育实用主义,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
作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萨特写下的《辩证理性批判》,其中在方法论上最出名的要算他所提出的"前进—逆溯"方法。该部著作向我们明确指出了前进—逆溯逻辑的辩证人学背景———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社会叙事("积分")的合理性,但更强调以个人生存实践为历史建构原动的微观机制("微分"),这正是他所谓"结构的历史的人学"之内在方法论构架。  相似文献   
96.
北美媒介生态学者保罗·莱文森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他的新知识进化理论知识-技术观在技术哲学、媒介生态学领域引起激烈争论。该理论既受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和非完美认识论影响,也受到坎贝尔的进化认识论启发,为我们管窥知识与技术在西方科学哲学中的新进展并对其进行跨学科审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  相似文献   
97.
萨特哲学中的自由观强调存在即是自由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原始的选择,个体的意识和选择之间是统一的和一致的,他相信人生下来是什么样的人并没有定论,而完全依赖于后天的选择和努力。它启示现代人:要重视个人后天努力和事在人为、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保持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当我们面临自由和选择的问题时,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萨特的哲学思想,从中找到本时代的契合点,获得人生发展的启迪。  相似文献   
98.
保罗·利科是20世纪法国重要的解释学家。他虽然并非专门的神话研究者,但在其《恶的象征》、《解释的冲突》等著作中,他仍然对神话做了解释学的分析。这一理论将神话看作象征,以揭示生活意义,构造生活体验。神话的解释学有助于回复这种积极的构造功能,但也要对神话的滥用保持警醒。  相似文献   
99.
文章主要研究了萨特的"无"的思想,指出了"无"与萨特的自由理论的联系,认为"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在萨特哲学中,有(存在)是先于无的,但这种有要"无"去化之才有意义,而人又在不稳定的无中又追求着有,人生就是这种"无用的激情"."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正因人本是无,人才有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0.
This note discusses and demonstrates methods, both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or analysing data from friendship networks collected over time. The focus is on stochastic models for dyadic interaction designed to quantify the structural effect of reciprocity on arc changes. The networks studied were previously analysed by Hallinan (Social Networks 1: 193–210) who was concerned with stability of dyadic choices and the direction of change of asymmetric dyads to either mutual or null dyads. These aspects of the networks are really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to the effect of reciprocated choices on the probabilities of dyadic change. Measures of this ‘reciprocity effect’ are presented, and comments on the rationale for continuous-time Markov chains as models for network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