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22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2225篇
社会学   17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刘士林 《河北学刊》2006,26(5):131-136
在现代学术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一大批有影响的现代中国学者,除了从事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之外,还写有数量不等的旧体诗词。这些旧体诗词的最大特点在于“以现代学术入传统诗词”,从而使得他们的学术研究与旧体诗词创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现代学者的学术与其旧体诗词的相互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先有诗,后有学”模式,即在旧体诗中先有了某个“心理意象”,然后才逐渐展开为某个重要的学术方向;二是“先有学,后有诗”模式,即先有了某种知识结构与学理基础,才发而为充满现代学术与思想的诗篇;三是在“学”与“诗”之间“如盐入水”、融合无间,这代表着现代学者旧体诗词的最高境界。由于学术与诗的密切联系,还有“学术变,诗也变”的现象。现代学者的旧体诗词不同于一般的遗老遗少之作,在现代中国思想学术文化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3.
文化是社会现实存在的反映。创新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反映社会现实存在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文化。写作是生产文化产品的行为过程,其变革,是向着创新文化的发展方向而同步运行的变革。写作变革运行的轨迹,应随着社会需求而转动;运行围绕的圆心,是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84.
英语写作策略分类研究是一个基础研究课题,对英语写作研究及写作教学实践具有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英语写作策略分类存在的问题,并回顾了英语写作及策略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英语写作及写作策略的学习和产出性质,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个便于取舍同时也便于实证研究展开与操作的英语写作策略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85.
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的叙述艺术别具一格,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就其叙述方式说,横断面写法、围绕主题选择时间切点、张弛有致的节奏、悬念丛生的结局,显示了海明威构思的精巧。就其描写方式说,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显示了海明威描写的传神。这些精巧的构思与传神的描写构成了小说的结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6.
狄更斯在其第二部小说《雾都孤儿》和最后一部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犹太人物形象——恶棍费金和绅士瑞亚先生。费金的肮脏丑陋、讨好巴结、吝啬贪婪以及残忍恶毒,与瑞亚的温和优雅、自尊坚定、追求平和以及同情友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背后所反映的,一方面是英国社会对犹太人的盲目偏见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反犹主义文学传统,以及丑化犹太人的典型模式;另一方面是作为人道主义作家的狄更斯刻意进行的犹太人形象颠覆,狄更斯为自己、也为整个犹太民族进行了正名。  相似文献   
87.
本文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写作风格、语言特色和作品主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海明威在该短篇小说中如何运用人物话语、对照、象征等表现手法揭示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88.
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艳兵 《东方论坛》2006,(1):26-31,44
卡夫卡无疑是一个西方作家,但他对东方文化,譬如日本艺术、印度宗教,尤其是中国文化却情有独钟,他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已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但他一直生活在基督徒中间,他不信犹太教,但对基督教思想却有着深刻的体悟和亲和性;他是一个接受德语教育并用德语写作的作家,尽管他对德语的掌握和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在德语中却始终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他生活在绝大多数人说捷克语的欧洲城市布拉格,他在家里经常使用捷克语,他还学过英语、法语、意大利和意第绪语,他渴望在犹太语中找到自己的家,但他最终却未能如愿。全部的文化冲突几乎总是以语言为依托的,卡夫卡由于如此深刻地体悟了语言的冲突和困境,因此,他对文化冲突的描述和表现总是和语言问题连在一起,而这又使得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具有非常浓郁的现代气息和意义。  相似文献   
89.
名词化结构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了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出现的名词化结构,指出名词化是商务英语信函的主要文体特点之一,在商务英语信函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讨论了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0.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湘西是一个被众多作家一再书写到的地域性乡土。湘西书写,是指以湘西为表现背景,展示20世纪中国人在湘西乡土中的生活习俗、情感方式、价值判断和生存形态,以及书写者本身在这种书写过程中所体现出对湘西的认识、期待、回忆和想象。湘西书写可分为“诗意化”与“审美化”的湘西书写、“写实”与“批判”的湘西书写、“左翼”与“革命”的湘西书写、“传奇”的湘西书写四种形态。这是由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从诸如反现代与反都市、追求现代化、追求左翼与革命、追求形而上的终极与民间狂欢的立场和角度将自己对湘西的记忆、想象、感受和期盼文学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