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3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21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04篇 |
理论方法论 | 41篇 |
综合类 | 907篇 |
社会学 | 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93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汉语大词典》对“莫如”、“捆”两个词条的解释有所偏误。“莫如”在历史上本属不同层次的两个词,义为“没有谁(什么)比得上”,在近代汉语中才词汇化成为一个粘合词。“捆”的义项之一“编织时敲打使坚实”是对东汉赵岐注释的误解,可不立此项。 相似文献
62.
雷恩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81-86
以创作思想为例,论述韩愈对<文心雕龙>之认同与借鉴.韩愈创作思想主张以情为主,强调"不平"之思、感激怨怼、"勃然不释"之情对文学的感召、激发,与<文心雕龙>"立文本源"之"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一脉相承.创作修养上,二者皆主"虚静"说,主张多积累、多体验;文学风格上,韩愈认同刘勰之风格多样化的主张,坚守执正驭奇的基本指导思想.韩愈从创作思想上,认同与借鉴刘勰之理论主张,从而建立了正确而通达的基本文学理论,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3.
全群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25
女诗人古筝非常重视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与学习,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古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观念和审美追求。古筝借鉴西方现代诗歌的创作理念和写作技巧,形成了自己个性化、陌生化和冷抒情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4.
杨国玉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16
新发现的周静轩《秉烛清谈》佚文,虽非原文完篇,仍弥足珍贵,对于了解周静轩其人其书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65.
高时阔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92-97
由于对贾宝玉养育关系的混乱,造成他早年接受母爱的缺失和"恋母情结"的泛化。贾宝玉的"恋母"是"恋"着给予了自己母爱的一个群体;"仇父"是"仇"视代表父权体系的一个群体。贾宝玉"恋母情结"具体指向的错位主要体现在精神上对秦可卿的依恋和"意淫",以及生活上对袭人的依恋和占有欲望。 相似文献
66.
杨德春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5):47-50
陆贾的思想是中正平和的,以仁义教化为根本,主张由黄老刑名之政归向仁政,马上马下异术。陆贾在《新语》中引用《春秋穀梁传》之语"仁者以治亲,义者以利尊,万世不乱,仁义之所治也",作为《新语》第一篇《道基》的结论,而《道基》又是《新语》全书的理论基石,可以说陆贾的思想就是源于《春秋穀梁传》。因此,研究陆贾的思想就可以窥见《春秋穀梁传》的思想的特色。虽然陆贾《新语》第一篇《道基》的结论所引用的《春秋穀梁传》之语"仁者以治亲,义者以利尊,万世不乱,仁义之所治也"不见于今本《春秋穀梁传》,但见于陆贾所用之古文文本之《春秋穀梁传》,故"仁者以治亲,义者以利尊,万世不乱,仁义之所治也"仍可看作是《春秋穀梁传》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67.
《说文解字》所收度量衡量词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吉庆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5(4):113-117
我国度量衡起源很早。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说文解字》所收度量衡量词大致包括长度单位量词、地积单位量词、容量单位量词、重量单位量词等。其说解简明扼要,溯源穷流;有点有面,各成系统;既言汉世规章,又述周代古制。《说文解字》对所收度量衡量词的说解,充分反映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68.
多洛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2):64-68
吕温是中唐进步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其独具一格的诗文创作在中唐文坛是举世瞩目的。本文试对其诗文集的版本渊源嬗变作一番考察,认为其文集版本自明清以来可大致归类为两大系统,即冯本和吴本系统。 相似文献
69.
李飞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1)
六朝时期四部分类法的逐步确立,对于文学发展而言其影响并非全然是积极的,将文体辨析限制在集部内部进行,反不能产生较为纯粹的文学观念。以当时最能体现文学独立意向的文笔说为例,文笔之分自始即在四部分类的前提下进行,但到了南朝时期,随着文学批评的不断深入,文笔论者开始本于自己的文学观念而此一前提有所突破,但终未能完全舍弃。二者间的矛盾,使得各家的文笔理论均不能贯彻到底,从而无法产生更为纯粹的文学观念。四部分类对文笔说存在此种影响的原因,是两汉以降文集创作的繁盛所导致的四部分类取代《七略》分类这一过程与文体辨析发展之间的同步性,而此种影响何以是消极的,则在于早期四部分类法实用色彩之浓重。 相似文献
70.
略论贾宝玉和甄宝玉——兼论特殊典型化的艺术方法——矛盾分身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秉权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3):38-42
“有两种精神居在我们心胸,一个想要同别一个分离。”甄贾(真假)宝玉是同一个人物思想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塑造“矛盾人”的典型化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的中外艺术中,已经很普遍了。曹氏写甄宝玉是用模糊法,高鹗则用了明朗法。这是倾向的不同。真假宝玉也是曹雪芹思想矛盾的某种反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