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6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867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通过鲁迅与屈原的"流放意识"、先哲精神,以及对人生旅程和行为方式的抉择,探讨两位大师的血缘关系以及鲁迅对屈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2.
中国近现代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的演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大翻译家,严复有自己独特的翻译理念和翻译策略.同为大翻译家的鲁迅与傅雷也是如此.从严复、鲁迅到傅雷,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有了显著的演进.严复标举"信达雅";鲁迅提出"宁信而不顺";傅雷则追求"神似"的"化境".近现代中国这一系列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的变革都是由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3.
鲁迅是思考着的,于是有属于他个人的尖锐难察的痛苦;鲁迅又是生活着的,于是也有属于他及其身边人的可察的温馨。从"神"到人,从成人到孩子,从思想者到生活者,鲁迅有着多面的形象,他带着不同的情绪和思想,穿梭在他自我创制的不同的文学世界中。生命与生活,在鲁迅的笔下,是两个层面的世界。《野草》体现了鲁迅不明来路、未知去路的生命意识;《朝花夕拾》体现了鲁迅及至今日、未忘昨日的温情意识。  相似文献   
114.
书目一向被中国知识分子视为“学中第一要紧事”。鲁迅作为中国文化名人 ,其目录学思想是其博大精深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分 ,这一思想的演变过程与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15.
何逊、阴铿作为南朝梁陈时期重要的山水诗人,相比于谢灵运、谢眺、江淹等诗人,二人的山水诗中,景因情显得更加形象,情因景显得更加感人,情与景的关系更为和谐统一,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16.
托洛茨基的文艺思想对鲁迅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20、30年代鲁迅的“革命文学”观和“‘同路人’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中。但是,鲁迅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实际,对托洛茨基的文艺思想又进行了必要的扬弃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7.
文学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史”的思维与“文”的辨识,本文以鲁迅为例,着重分析不同版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对鲁迅及其文学史地位的诠释策略及内容安排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8.
鲁迅先生为《生死场》写的序言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肯定了萧红的创作成就。《生死场》所体现出 来的艺术结构的多元美,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较为追求结构关的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19.
马庆株认为“给”由意义条件决定其表被动还是表主动。“叫、让”也是如此。论题认为主动意义由[+意愿]和[+可控]构成,被动意义由可控性关系反向和意愿反向构成。意愿和可控是决定“叫、让”是表被动还是表主动的意义条件。  相似文献   
120.
专著<鲁迅晚年思想的当代解读>的特点是强烈的问题意识;清醒的当代意识;审慎的历史意识.这三者的结合,使该书较好地做到了历史性把握和当代性阐释的融会贯通,使一些本来复杂的历史和理沦问题,得到了既颇富思辨色彩又令人信服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