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605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21.
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御注的<道德经>的共同特点是"化道为儒"或"化政为道",重在求"治道"而"非用其教".这种"政道观"始终用王道追求的"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贬抑道教追求的"长生久视"的宗教理想,造成道教"盛衰每系乎时君之好恶",说明"神圣性"道教长期受"世俗性"王道支配左右是中国封建社会政道关系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22.
回族民间剪纸,既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保留着伊斯兰文化的元素。宁夏知名剪纸艺人、回族女教师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经历及其剪纸作品集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于一体,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丰富着回族民间剪纸及我国民间剪纸的种类,是我国民间剪纸艺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3.
早期易学解释的视域,存在着一个由"占筮"到"德义"的内在转化过程,这在马王堆帛书《易传》中有较明确的体现。《周易》本源于占筮活动,早期巫史多将其用于占筮实践。随着人文理性的崛起,占筮活动逐渐纳入丰富的德性、义理内涵而转成为"德占",《周易》也被赋予涵盖一切的哲理内涵。后来的儒者完全摒弃《周易》的占筮之用,将其看成圣人之"遗言"或教导,以一种较为彻底的"德义"视域实现了《周易》之经典化、文本化。  相似文献   
124.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文学批评中一个重要术语,但对其解释却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传统的解释都是从艺术层面,把境界等同于意境。其实,境界并不仅指向艺术,更指向宽广的文化层面。首先,境界要求表达真实的人生体验。其次,境界更是指一种悲壮苍凉的生命情怀。最后,境界亦指向创作主体的人格,只有纯真无伪、人格高尚者才能创作出有境界的作品。王国维的境界最终是一种生命空间、心灵空间的呈现。境界实际是对人的生命质量的考察与品鉴,是艺术境界与生命境界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已超越了单纯的文艺领域,而达到了生命美学、哲学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5.
余华坚守以人为本体的乡土叙事。本文将以余华的乡土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个案文本,通过平民生存的叙事视角、叙事内容、叙事话语三方面,分析作家余华的乡土文本如何重构了乡土文学本真的平民生存叙事。  相似文献   
126.
姚华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书画理论家,他把绘画界定为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强调绘画应肇始自然,作画要心意结合、“意到笔随”。针对绘画创作的程式问题,他认为应该敢于寻求一种理想的“自适”状态;在绘画的立意和评鉴上,他提出了“骛关则离真,求真则失美”与“以不关为关”的审美理想论。  相似文献   
127.
《太平经》的孝道观,一方面继承了汉代的孝道思想,以“天”论证“孝”的来源,并把“孝”和国家的治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面对东汉末年动荡的局势,对“孝”的理论进行调整,强调孝行之自然,把“孝”和因果报应联系起来,成功地把儒家思想纳入道教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8.
用框架理论来分析新闻文本对外界形象的呈现,是一种常用的理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美国"12.14"校园枪击案,以广州六份日报对案件的一周报道作为样本,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呈现我国媒体对美国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129.
《水经注》是中国古代经典地理学著作,郦道元以出色学者的眼界记述了北魏及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地理人文风貌,保存了大量先秦至北魏的园林及湿地史料,其中占多数的先秦至汉代材料,对史料稀缺零散的先秦园林研究尤为可贵。该书在研究早期园林,尤其是先秦园林与湿地关系、园林环境面貌及园林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尚需得到进一步重视,发挥其在园林研究中更加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大公报》和《益世报》先后在1927年11月和1929年7月创办了《儿童》《小朋友》两份儿童副刊,积极参与儿童教育事业,以塑造符合现代要求的"小国民".这两份副刊把强健体魄、完善道德、健全责任视为小国民塑造之基,注重以儿童自身主体体验引导小朋友发展自我、参与社会、完善人格,建构了一个既符合儿童认知结构,又被成人"把关者"信任的对话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