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1.
近代爱尔兰土地所有权问题牵涉三股主要力量:英格兰地主、英格兰资本家和爱尔兰佃农。爱尔兰佃农认为通过保障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能够最好的提升社会福利,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英格兰资本家主张培植一个资本化经营的租佃农场主阶层。英格兰地主坚持仍旧在爱尔兰实行大土地所有制。同时,他们用"自然财产权"的观念抵制佃农和资产家的要求,而佃农和资产家用"双重财产权"的观念驳斥它。第一次爱尔兰土地改革就是三方博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12.
教育与文化密切联系。探究杜威教育思想的文化根源,在于深刻理解杜威教育思想中所反映出的特定历史时期美国文化的特点,目的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下,为立足中国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13.
诗歌的非个性化理论是英国浪漫主义批评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柯勒律治、赫士列特和济慈看来,诗人唯有超越自我个性的局限,才能以博大的精神去体察万物,描绘万物,使笔下的一切生气灌注,千姿百态。而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伟大艺术的典范,就在于他成功地实现了这种超越,他的艺术是一种非个性化的艺术。  相似文献   
314.
在中国文学里,苏州地区代表了一种"双重态度",这种双重性赋予其特殊的地方特色。一方面,苏州以自成格局的园林著称,被艺术家塑造为宁静悠远的梦幻境界;但另一方面,苏州在世人心目中还代表了一种以诗证史的强烈抒情声音,即以诗歌见证人间苦难和当代重大历史事件。该文集中探讨苏州诗史传统的杰出代表金天翮(1873~1947)。金积极投身于各种革命活动,其作品饱含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感时伤国的民族主义话语合流。金是宫崎滔天(1870~1922)的著名自传《三十三年の梦》的中译者。他还心慕手追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的名作《妇女的从属地位》,创作出鼓吹女权的先驱作品《女界钟》(初版于1903年),提倡女子教育是中国自救自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15.
约翰.费斯克是西方重要的文化研究和传播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其众多洞见都体现在他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阐释之中。从符号学的途径入手,分析费斯克对大众文化、文本的理解,以及受众符号学式的抵抗和这种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  相似文献   
316.
洛克《政府论》(下篇)论述了政府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的让渡和社会契约的缔结,由社会契约所产生的不是绝对政府,而是有限政府: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政府必须实行政治分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洛克有限政府的涵义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17.
终其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济慈深历了一场充满矛盾、痛苦而无果之爱。基于此而形成的爱情观更异乎同代而独树一帜。其爱情观总体以含蓄、简约、轻淡而著称。其中表现的爱情本身常常是现实的、世俗的、非永恒的;爱情对象则是人间的、普通的、一往情深的;爱情语言更是简单的、不作藻饰的、不夸大的。这些特点与中国古诗中的爱情观有着严密的相似性,他的爱情观折射出耀眼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318.
杜威对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的重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认为,传统哲学由于篡改了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的原始意义,导致哲学与生活世界疏离并使许多人对哲学失去了信心。要重建哲学的尊严,必须重新诠释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杜威大大拓展了经验概念的含义。将经验与自然、生活、历史等内容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杜威认为唯一能揭示这种统一性的经验法是建立在原始经验基础上的,它给人提供的是一条不断探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319.
从杜威的“民主共同体”的主要内容、起点及实现方法等方面,来分析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杜威“民主共同体”的理论来源,不仅是对杜威哲学中最重要的“民主共同体”思想的探讨重新定位,同时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的影响深远性,既从另一个侧面来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学说力量,也为以后论证杜威哲学是美国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20.
在教育理论界,赫尔巴特与杜威分别被视为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在教育发展史上都起过里程碑式的作用.学术界特别重视对二人教育思想的研究,但在对二人师生观的比较研究中,多注重对二人师生观分歧的论述,而对其共通之处的研究相对不足.赫尔巴特与杜威在教育目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虽体现出不同的师生观,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都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都认为尊重和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和构建新型师生观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