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37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厄普代克的“小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发表于2004年的第21部长篇小说《小镇》以三个不同地域的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郊区小镇为场景,通过追溯其主人公欧文·麦肯齐的一系列婚外情,忠实记录了美国半个多世纪性道德的变迁史。作者并且指出,追求个人身体的自由固然是作为思想动物的人的本能的一部分,然而它同时也会侵害社会规约,给其他人带来伤害。  相似文献   
72.
功利主义常被人们误解和曲解,但作为有世界影响的重要学说,功利主义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本文从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的效果论、功利主义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事功之学”的关系和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五个方面,为功利主义思想辩护,主张旗帜鲜明地提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73.
论约翰·多恩艳情诗中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约翰.多恩艳情诗的语言张力和意象张力入手,分析了这两种张力在文本内部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文本中的这种张力折射出了诗人外在与内心的强烈冲突,是诗人内心张力的一种流露。  相似文献   
74.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教育目的是由人类意志主观外在地决定的.杜威则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其实质是"内在目的论"或"自生目的论".杜威的这一观点可以从哈耶克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生秩序"的理论中获得哲学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5.
对杜威所提出的"艺术即经验"的动态解读,是重新阐释杜威美学的关键所在.杜威关注艺术与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关联,认为艺术自身的产生就是为了使人类获得有意义的经验,而经验的持续再创造也更加有利于艺术的发展.艺术经验不可能在一个静态环境中获得,而其自身也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6.
This essay concerns recent positions on homosexuality taken by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places them with respect to historical documents engaging same-sex desire. Analyzing Aelred of Rievaulx's twelfth-century Spiritual Friendship, John Bloxam's 1894 The Priest and the Acolyte, and Marc-André Raffalovich's 1896 Uranisme et Unisexualité, this essay offers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lay and ecclesiastical apologias, defenses, and critiques of homosexual behavi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locates the Christian churches' response to the modern homosexual as a historically developed—rather than permanently fixed—model of identity and action.  相似文献   
77.
文章通过《凯恩斯传》的翻译实践,结合翻译理论,就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进行讨论。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全面把握原作不宜改,信、达、雅结合,求同存异几大原则,并且应当灵活运用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78.
森有礼的"Education in Japan"在中国的翻译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森有礼的外交家、教育家经历及其在美国编纂出版Education in Japan(<日本的教育>)一书的经纬,藉以窥见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教育发展概貌;该书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Mllen.Young John)在上海译成中文<文学兴国策>出版,意在用美国教育经验来推动中国重视教育,这确在当时的中国知识阶层中引起了反响;该书由英文译成日文时其选译内容和出版时间都有悬殊,因此若对本书的英、中、日诸种版本加以对照和比较,既可为我们如何认识和处理在异质文化的传播和吸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和问题抑或在研究方法论上均可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9.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胡适“教育救国论”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其次 ,肯定了“教育救国论”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历史作用。第三 ,指出“教育国论”及实用主义杜威思想的局限性和缺陷 ,说明它在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0.
Compelling recent scholarly work has explored the crucial role affect, emotion and feeling might play in activating radical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I argue, however, that some narratives of ‘affective revolution’ may actually do more to obscure than to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relations and routines though which ‘progressive’ change might occur and endure in a given context – while side-stepping the challenge of how to evaluate progress itself in the current socio-political and economic landscape. Drawing on the work of Eve Sedgwick, John Dewey, Felix Ravaisson and others, this article asks whether critical work on habit can provide different, and potentially generative, analytical tool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temporary ethical and material complexiti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 suggest that it habit’s double nature – its enabling of both compulsive repetition and creative becoming – that makes it a rich concept for addressing the propensity of harmful socio-political patterns to persist in the face of efforts to generate greater awareness of their damaging effects, as well as the material forms of automation and coordination on which meaningful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may depend. I also explore how bringing affect and habit together might productively refigure our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esent’ and ‘social progress’, as well as the available modes of sensing, instigating and responding to change. In turning to habit, then,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how social and cultural theory might critically re-approach social change and progressive politics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