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51篇 |
理论方法论 | 11篇 |
综合类 | 265篇 |
社会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齐雪婷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5-97
通过对《霸王卸甲》的背景、传谱、题材、演奏形式等进行探析,挖掘琵琶以悲为美的器乐特性,从表现手段上加深对乐曲艺术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2.
《西游记》中牛魔王形象的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武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7,24(2):69-74
《西游记》塑造了众多的妖怪形象,其中牛魔王是作品中出场最早、着墨最浓、最受作者重视、最具文化内涵的妖怪形象.它不仅是《西游记》以猴说法佛学思想的重要补充,表征了作者抑道扬佛的思想倾向,作者还赋予了牛魔王一个世俗人所具有的世间相,写了他从魔到归佛的过程,并在其形象的哲学层面上,继承了禅宗以牛说法的思想.作品还通过对牛魔王的妻子、儿子、弟弟和江湖朋友的描写,把牛魔王形象的文化内涵,推进到了佛教唯识学的层面上,使牛魔王这一形象,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3.
李江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48-51
<汉书·艺文志>是审视杂家本来面目的独特视角.解读<汉志>杂家,不难看出,杂家源于"议官",兼通诸家,以"王治"为主导思想,以诸家之学为"王治"之用;同时,杂家"杂取各家"的包容性特征也成为<隋书·经籍志>以后目录学著作中杂家涵义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论周公在维护西周政权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公是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以笃厚仁孝、多才多艺著称,从父王处理政务或征战,才干过人.武王继位后,他任辅佐大臣,在灭殷建周中立下汗马功劳.武王崩,成王年少,局势不稳.周公临危受命,摄政称王,维护和巩固周王朝统一政权.他在大功告成后,又还政于成王,成为流芳百代的社稷大臣. 相似文献
95.
《牡丹亭》所呈现的审美价值是多元化的 ,蕴涵着作家独特的个人气质和社会历史律动的脉搏所共同构筑的审美理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性爱之美与情爱之美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滑稽之美与庄严之美。各种不同形态的美的发展、对峙、关联与共存使作品达到最终的完满 ,对中国古典美学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相似文献
96.
王宪昭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4,(2):30-34
《亚鲁王》作为苗族复合型的大型史诗,保留了大量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神话情节和母题。该史诗流传的悠久历史体现出麻山苗族地区丰厚的神话传承土壤,史诗叙事中关于万物起源、造日月等典型神话母题具有值得关注的神话内涵与文化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97.
丁纪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对于孟子良知良能说,宋明儒在涵养、省察、推扩的理解主脉以外,还带出一种微妙乃至警觉的意味:良知良能不仅在爱亲敬长意义上作单一途径的表现,也可以表现为好好恶恶、饥食渴饮,实际存在着一个良知良能的"表现区间";随着这一区间意识的发生,良知良能说却也面临了一种新的危险,即,良知良能表现区间的内部断裂,也即饥食渴饮与爱亲敬长的两橛化,进而,无论是饥食渴饮还是爱亲敬长,它们作为良知良能之表现的地位呈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8.
<穆天子传>真实性问题需要在两个层面上讨论,即:<穆天子传>所记穆王西巡之事的真实性与<穆天子传>为西周史录的真实性.笔者倾向于认为<穆天子传>是以周穆史官的记叙为基础,至于它的完善、定型则有可能是稍后的事情.当然,在近两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仍难免存在文本的缺失错讹与删改的现象.而其真幻结合的叙事特征完全符合"神话历史"的逻辑.在新史学语境中对<穆天子传>的再认识,需要对其文本背后的玉文化背景的真实性的认识为基础.<穆天子传>研究的深入需要新的视野和方法的介入. 相似文献
99.
文章通过追溯《牡丹亭》英译的历程,对《牡丹亭》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牡丹亭》译本众多、译者名家辈出而《牡丹亭》翻译研究却相对滞后的事实,希望翻译界有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牡丹亭》的翻译研究,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0.
从红光村发掘的彩绘石磬看纪南城南郊祭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年,在距纪南城2公里处的红光村发现了一批绘有凤纹的石磬,通过对石磬和凤纹的研究,我们发现这批石磬与楚人的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纪南城南郊有用于祭祀的祭坛。南郊祭祀对象是一个以祭祀至上神太一为主体,并包括其它诸神在内的"百神"祭祀系统。2004年公布的《上博(四).柬大王泊旱》可以作为楚人南郊祭祀的明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