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1.
本文从厚今薄古、“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政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等方面,论述梁启超的史学理论与其文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梁启超的《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为研究对象 ,深入地讨论了梁启超的目录学思想。指出该文既是对佛经目录的总结 ,又为近代目录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是一篇十分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在“新史学”理论的建构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他晚年在对历史进化、历史规律、历史创造者等历史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往往又陷入前后矛盾、困惑莫解的境地.梁启超的困惑是与中国近代社会吸收西方文化的特点相联系的,而根本原因在于其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陈国庆 《唐都学刊》2002,18(1):66-6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学的重要创始人 ,他对 2 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过奠基作用。梁启超对史学理论的研究和史学方法的创新 ,在当时学术界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后世的中国史学研究有很大影响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辉 《唐都学刊》2004,20(5):122-12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开创者,其书目著述中的《西学书目表》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向近代目录学过渡的代表作,其对书目作用及目录学家使命的认识是对传统目录学的革命,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略论梁启超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克武 《文史哲》2004,(4):31-34
作为一个著名的维新立宪派领袖、清末民初的社会活动家、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大师 ,梁启超不仅在近代中国有突出贡献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 ,对历史的回顾影响着对未来的选择 ,实际上 ,关于现实的定位和未来的选择更容易凸显历史的记忆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由此而常议常新。有鉴于此 ,我刊分期编发系列笔谈 (上、下 ) ,以期立足于新世纪背景 ,站在学术前沿 ,从不同角度对梁启超进行重新解读 ,进而在新的语境下研究近代中国的百年嬗变  相似文献   
17.
王守仁的《大学古本序》石刻,是以其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白鹿洞书院讲学会后之定稿刻石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古本大学》是王守仁构建其哲学思想的营盘,而且他是在改写《大学古本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他的"致良知"学说的。  相似文献   
18.
论梁漱溟早期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其早期文化观来看,梁漱溟根本不是反对西方文化,而是反对反东方文化;不是反对科学民主,而是始终肯定德先生和赛先生;不是代表农业宗法封建思想,而是认同生产社会化的社会主义;他对东方文化的看法,与其说是文化保守主义,不如说是文化多元主义;梁漱溟的思想不是站在“过去”而“反现代化”,乃是站在“未来”来“修正”资本主义。他的早期文化观既有对文化问题的深刻观照,又是浸润千年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维持文化自信的一种安顿,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性经验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当前<红旗谱>的研究由单一的文本阐释走向了多方位、深向度的交叉学科研究.陈思和的"创作理想与文本叙事的错位"观点弓l发了有关<红旗谱>中知识分子形象研究的热潮.社会历史观、经济史观的渗入,<红旗谱>八种译本的介绍都将推动其在世界文学大背景中的研究.2005年有关红色经典的讨论、当前对红色经典价值的重新认定也必将使得<红旗谱>文本的深层次、多方位解读持续不衰.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第一个将拜伦的诗歌《哀希腊》引入中国,他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在当时都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利用操纵论,对梁译《哀希腊》进行分析,指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为了宣扬爱国精神和反抗意识,梁启超有意识有目的地超越当时主流封建意识形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文化潜能,对《哀希腊》进行改写、操纵,说明了文学翻译是对原文有目的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