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7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41.
在中国现代诗坛,林庚是一个非常宁静也非常纯粹的诗人和诗歌理论探索者,他本无意于引领时尚或潮流,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复杂语境却因他而引发了种种争论和冲突。争论和冲突的产生既与他立足于汉诗经验和汉语特点的本土立场有关,更与人们在西方背景影响下的失衡心理有关。整体而言,林庚的新诗写作和新格律诗理论虽有着明显的传统影响痕迹,但在本质上它们却是作者在现代性关照之中所进行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创造。  相似文献   
42.
宋代道教兴盛,关涉道教的传奇数量众多,描写逼真,简洁生动。这些传奇或直接宣讲道教经义和思想,或记述道士们祛妖降魔、预知吉凶、使物治病的事迹,展示道法功能的神异,还有一些是自传性作品,但也不乏对道士负面行为的秉笔直书。这与传奇作者直笔无隐、崇实尚理的创作心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3.
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京华烟云》包含了部分中国诗词佳句的翻译,可视为翻译实践的范本。以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为视角,探析诗词的翻译,有助于了解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翻译特点及其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4.
林白水在辛亥革命前兴办新式学堂,筹办革命团体宣扬革命,并创办了《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等重要报刊,对辛亥革命、中国近代新闻和教育事业皆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5.
在跨国文化交流与传播中,一定时期的文化主潮流向是由强势文化地区流向弱势文化地区。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四十年时间,中西文化交流的主潮是从西方流向中国。但是,文化交流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单向流动,在西学东渐大潮下,中国文化向西方的逆向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6.
林徽因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一位女诗人,既沿习了该派前期的抒情风格,而且几乎没有改变,导致与该派男诗人当时的主体创作形成一种相对的错位;同时又有作为女诗人的独特一面。这表现在她的诗在形式上结构偏于狭窄,但却有深潜的内部光华和细致独到的艺术手法。从中我们可以窥见现代女性诗的一些特质。  相似文献   
47.
司马迁在为蔺相如列传的过程中,从搜得的旧闻中选择了三个典型的“故事”予以叙述,它们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会通、退让廉颇。但在处理与加工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司马迁尽力发挥了其卓越的想象力。表现出非凡的叙事艺术技巧与能力,并以历史浪漫主义的态度塑造了蔺相如的人物形象,令史学与文学的结合恰到好处,无愧创作出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48.
褚东伟 《阅江学刊》2010,(2):116-120
外语能力、母语能力和语际转换能力三部分组成翻译家素质,潜在的还没有转换成文本现实的翻译家基本素质称为翻译家潜质。林语堂在英语和中文方面的造诣以及双语转换能力的形成是其勤奋学习和钻研的结果,其翻译家潜质是自我奋斗过程中自然发展的副产品。林氏经验对于翻译教学和培训工作的启示是:要放弃翻译专业本位主义、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专业精神。  相似文献   
49.
林白水的新闻思想的个性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开启民智为宗旨,大力倡导白话报刊;二是追求专业主义品格,以“说人话、说真话”为新闻工作者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50.
刘惠丽 《唐都学刊》2006,22(5):154-157
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代表的林白早期作品,在叙事上自我意识强烈,“作者”姿态张扬,将某种自传性质的笔触伸向女性内部世界,用女性话语彻底覆盖男性话语。然而这又将陷入女性极端自恋的境地,使女性退回封闭的自我空间,在女性乌托邦的理想王国里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十年后的《妇女闲聊录》,以一个乡村妇女传达出的民间世界观造就了林白在叙事上的转型,林白淡化了女性性别屏蔽意识,避免了叙事上的格式化,从知识分子“精英意识”走向“民众意识”,终于从“一个人的战争”中突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