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0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社与同盟会是发动辛亥革命的一双犄角,创造了知识分子参与人民武装革命的典范,同时也进行了一次舆论能推翻一个政权的典型实验。南社这些敢为天下先的创举,其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2.
汪广松 《学术探索》2006,(4):114-117
胡适与陈寅恪晚年都各自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口述著作,分别是《胡适口述自传》和《柳如是别传》。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来看,胡适是热媒介文化代表,而陈寅恪是冷媒介文化代表,《胡适口述自传》是一种热媒介形成的著作,而《柳如是别传》则是冷媒介形成的著作,它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媒介文化意义。这种情况的形成,与两位学者文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特点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3.
以曾引起广大读者热切关注的当代作家刘亮程的一篇散文为例,通过细读作品,指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即一篇散文的“诗意”和动人之处不只是由于其中所叙的故事,而是那经由作者简洁、细致和生动的笔触楔入文字的令人“终究意难平”的生命细节,是那“压在纸背的心情”。从修辞的角度看,作者通过一系列修辞手法来达成他散文的诗意,以及浸透、弥散其间的生命感。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造就他语言的穿透力的是他独特的生命感觉,即他对生命尖锐的痛感和深沉的悲悯感,尤其是“齐物”感、全息感、生命与宇宙的共通感。  相似文献   
94.
曹金华 《南都学坛》2008,28(1):24-26
在对光武帝刘秀的研究中,认为刘秀之母姓张、樊重是光武帝之舅、刘秀母卒于元始三年、刘秀父先为南顿县令、刘秀与族兄刘嘉为太学同学、刘敞是刘秀的族兄、刘秀屯田在建武四年、刘秀"省并西京十三国"为"八国"九国"十国"等说法,皆为对史料的误解。而对刘秀入太学读书在"天凤"何年的千古之谜,也做了具体的考证和破解。  相似文献   
95.
在近代中国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刘半农早期的翻译诗歌存在着许多误读,他将抽象的意象具体化、本土化,转换思想内涵,体现出异中求同,在传统诗学与外国诗歌的对观中寻找新的诗歌范式和资源的倾向。早期的译诗经验也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让他走过了一条从创新白话韵文到发掘本土化民歌的道路。  相似文献   
96.
《文心雕龙》的范式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观是《文心雕龙》文论与诗学的基本思想,影响着全书的论文宗旨,奠定了全书的内在结构;《文心雕龙》的范式观体现为两个基本要素———作者群体与经典文本,两者的结合与匹配成为《文心雕龙》范式观最显在的标志;《文心雕龙》范式观有宏观与微观、显性与隐性之分,以不同的理论眼光、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描绘出旨趣各异而又能自圆其说的范式格局来  相似文献   
97.
徐志啸 《晋阳学刊》2009,(1):97-102
用西方理论解析和比较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这是美籍学者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他以西方学者的眼光,认识、审视、解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并向西方读者作系统介绍的具体表现。由此,我们可以透视和比较中西不同的文学理论,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98.
刘震云是当代著名作家。他总是把深奥的道理寄寓在简练的文字当中。他的小说中写满了横七竖八的被异化了人性的人。从权力的实施者和受众两个方面研究和分析刘震云小说中人性异化的问题,并将异化人性的根源指向中国传统的以官本位为主要特征的权力文化意识,对人们理解刘震云的小说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9.
刘少奇系统阐述了党内斗争发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开展党内斗争的必要性和目的,提出了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法。学习继承刘少奇党内斗争思想,开展积极的党内斗争,是新时期进行党内和谐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0.
孔令彬 《南都学坛》2007,27(3):47-50
《红楼梦》第6回是刘姥姥这个角色粉墨登场的开始,从而也正式拉开了小说故事的帷幕。作为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我们发现作者关于“前刘姥姥的故事”即刘姥姥的出身由来、年龄、家庭关系等的交代充满了疑惑,虽然时下许多人反对用“失误”论、“破绽”论、“纰漏”论等对作家作品进行指责,但面对这种情况的存在说是“纰漏”也未尝不是一种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