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370篇
社会学   81篇
统计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strategic use of adat arguments in the politics of large-scale land acquisition. While customary (adat) communities are commonly depicted as small local minorities living in the forests and being guardians of the environment, in many situations such communities occupy a majority position within the district. Majority adat communities are internally differentiated into categories of actors with varying and conflicting interes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umba in eastern Indonesia, where state and adat powers are not opposed but historically aligned. We analyse how five common ways of framing adat in Sumba are currently being deployed in land-acquisition politics, in situations supporting plantation land acquisition or protesting against farmers’ land dispossession. We draw attention to what we call ‘strategic adat framing’ as a political activity. The article calls for analysing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 of local deployments of adat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urrent government pro-adat policies.  相似文献   
72.
佛教所追求的美,是不同于形式美的道德美、不同于感性美的心灵美、不同于虚幻美的真实美、不同于当下美的永恒美。佛教谓之佛教涅槃安乐、净土极乐、法喜禅悦。对这种本体美的美感反应不是世俗的受乐、欲乐,而是超越情欲享受、不苦不乐的法乐、寂灭乐。佛教否定世俗的美和美感,同时又以毕竟空的世界观和中观的方法论对世俗美采取了变相肯定的态度。于是,莲花、圆、十、光明、七宝、香、音乐、言像等等具备了审美价值。它们构成了佛教的世俗美形态,最终为吸引众生皈依佛教服务。  相似文献   
73.
吴红宇 《南方人口》2005,20(2):53-59
本文就劳动力迁移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劳动力迁移者的角色定位.文章分别把迁移者定位于劳动力的供给者、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地区商品的消费者和家庭的生产者.文章在每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各角色定位的模型,然后通过分析找出目前中国可能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文章结论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阻碍劳动力迁移的根本原因,在逐步放松户籍管理制度的同时,给农民工以国民待遇是我们制定所有政策的根本.  相似文献   
74.
以绍兴市的越城区和柯桥镇为实验区,利用1984、1997年2个时段的TM图像和1974年的地形图,采用遥感图像监督分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的提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动态监测信息库,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城市用地结构演变规律分析,初步探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5.
对长沙大河西4个典型土地流转示范村进行农户土地转出意愿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在5%水平下。对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因素有中介组织、就业类型、家庭总收入、土地流转合同和家庭总人口,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参保人数等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6.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轰轰烈烈实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包产到户,不是土地承包,土地是作为生产资料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土地具有稀缺性、气候性、位置性,是一种不动产,其经营方式应是租赁经营。土地承包实际上就是平均分配土地,不是经营方式,其使用价值终结,没有延续性。农村土地应实行租赁经营,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为农村土地租赁法,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和从事农业的企业家,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村专业化分工。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佛教思想发展的背景下,从比较文化的角度系统考察了净土宗的善恶观,确定了净土宗伦理思想的特点。净土宗强调“他力”,同时又主张“佛性本具”,认为善并非源于信仰,不是对于教主的迎合,也不是源于他力对自己罪业的赦免;善来源于于自身之佛性,通过惭愧、忏悔、修行得以显现。在善恶观上,净土宗坚持了佛教立足于人的本怀,从而区别于其他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78.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地革命"的研究涉及土地革命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党在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演变、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的可能性问题及相关人物与"土地革命"的关系等领域。研究者根据档案资料对革命前土地占有状况、租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重新探讨了土地革命的合法性前提,并根据前苏联解体后的解密资料对"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转变的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研究者运用新的研究范式和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土地革命重新解读,拓展了研究视野,但在原始档案资料的整合利用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并应着重这一领域的微观运作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需要《土地管理法》的确认和保护,所以在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中,特别是市场配置方式的逐步完善,也要《土地管理法》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中国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目前仍存在土地市场不健全、国家干预不适当,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利用不高效等问题,这也是目前《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必须通过修改《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健全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协调好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的关系,保障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0.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后,"桃花源"便成为诗歌表现热点。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同题桃花源诗堪称代表。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桃源主题及表现方式皆出现重大改变,对此加以详细辨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桃花源"母题的发展、唐宋诗风及歌行体诗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