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江西新干“莲花落”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它的历史渊源流长,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本文对新干“莲花落”的音乐形态、文化形态进行了分析,力图使这一独具地域特色的古老曲种充分展示其学术价值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2.
从文献、考古材料 ,并结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考察 ,可以认为 :连山氏是因地而来的氏族名 ,连山氏是炎帝后裔 ,连山氏所居的九嶷山地区就是炎帝和炎族的起源地  相似文献   
53.
连南夫是南宋绍兴名臣,也是近千年中华连姓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是连战的先祖,安州应山即今湖北广水人,故为湖北先贤。现鄂、皖、闽、晋方志学界与姓氏研究者不少人在研究连南夫,有所成绩,但也不乏望文生义、似是而非者,有关连南夫知庆源府事的解读,即属此类。  相似文献   
54.
以宋濂的人生起落为主线,从人生期待与角色扮演两个角度,可探讨其仕明前后的心态变化。儒者身份和济世情怀是宋濂弃元仕明的主要原因。明初,宋濂因政治影响而逐渐丧失儒者身份,沦为“文人”角色。这种不以文人自期而终归文人的心态变化,造成了宋濂文章由沉雄尚气到中正典雅的演变。由此,可以进一步探讨宋濂文学思想的形成以及元明之际文化思潮的变动。  相似文献   
55.
宋濂与台阁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濂与台阁体的关系是研究明初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重要课题。本文梳理了有关宋濂与台阁体关系的不同观点,全面研究了宋濂的理学思想、文学理论与实践,认为:宋濂的文道一元论,是本于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基本认识;他由山林而入台阁,执掌文坛,强调明道致用,因此推崇台阁文学;他的创作以宣扬理学思想为主,风格委婉含蓄、典雅平正,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范本。但宋濂不是台阁体作家,他的深刻思想与宏富创作也不是后世"台阁体"所能涵盖的。  相似文献   
56.
齐己交游考     
文章依据齐己诗集———《白莲集》(四部丛刊本)以及《唐才子传》、《唐诗纪事》、《十国春秋》等相关资料,详细考证了齐己与郑谷、曹松、贯休、修睦、贯微等之间的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57.
爱国志士连横发愤著《台湾通史》,讴歌先民开拓台湾,传承台湾历史与台湾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于不坠,以笔为剑,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国学大师张继、章太炎、徐炳昶等人阅读《台湾通史》,对连横的史才、史学、史识颇为推崇,撰写文字,大力揄扬《台湾通史》.经过连震东的多方奔走,商务版《台湾通史》面世,使这部史学名著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所知晓.  相似文献   
58.
以往对贾琏"偷情行为"的解读更多着眼于道德层面,因此"偷情"似乎成了展现贾琏恶习的重要因素。其实生命原欲的受阻、性择范围的缩小和由男性尊严丧失而带来的压抑感才是贾琏"偷情"的根本动因。在"人欲"层面探求贾琏"偷情行为"的根本动因,关注其心灵层面的嬗变,是解读贾琏形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9.
王秋红  李豫 《晋阳学刊》2009,(3):115-118
吴雯是清初著名布衣诗人,王士祯在其墓志铭中“目为仙才”,名噪一时。吴雯的诗歌成就很高,对于后世影响颇深,但对其诗歌内容的研究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空白,诗歌版本系统流传更是被忽视。通过对吴雯诗集各种版本源流与继承关系的研究,可以把其版本粗分为四个系统,即刘组曾系统、孙谔系统、张体乾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刘组曾系统是目前为止所知刊行最早的系统本,从刘组曾到宋弼再到徐昆,从时间上反映了诗歌的演变。其他系统又从另外的角度阐释了吴雯诗歌的特色。无论是哪种系统,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吴雯诗歌。  相似文献   
60.
宋濂不仅是元末明初之际影响深远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各体兼善,书法艺术水平卓著,同时,对于书法理论也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约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神、气、韵的思想;二是关于法的理解;三是关于学书方法和书、画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