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44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0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辽朝兴衰的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其实,这一历史启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中国历史上的辽金元政权就曾创造过"落后打败先进"的光辉业绩,但到了他们变后进为先进的后期以后,又被新兴的尚处于落后阶段的女真、蒙古和起义军所打败.契丹初兴之时,能够以一个"落后"政权打败"先进"政权,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骑兵,而是因为那时的契丹人具有一种"惟知有国,而不知有身"的上下一心求发展,艰苦奋斗创大业的民族精神.到了契丹变后进为先进的后期以后,变得不堪一击,又被新兴的尚处于落后阶段的金政权所打败,也不是因为契丹人没有骑兵,而是因为契丹人丧失了原来那种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是辽朝逐渐走向腐朽的必然结果.从辽朝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是"落后就要挨打",而是"腐败就要挨打",我们应该牢记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392.
辽代前期,为争夺皇位,以耶律倍为首的太子党及其绪余与以耶律德光为首的大元帅党、以述律太后为核心的后党及其绪余先后进行了两次党争,文争武斗,互有胜负;辽代中后期,围绕皇权与后权的几次党争,主要发生在后族两房(大父房和少父房)朋党之间,以及在后党支持下的耶律乙辛权臣党与耶律氵睿太子党之间,此伏彼起,接连不断.与其他王朝党争不同的是,辽代党争独具特色:大都发生在契丹统治集团内部的两姓皇族与后族之间;契丹民族传统的选汗制度--"世选制"影响下的皇位继承制,是诱发辽代党争的主要原因.辽代朋党之间为各自之私利,互相攻伐,不择手段,形成严重内耗,对辽代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393.
契丹族在入主中原前,其社会发展程度都低于中原汉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努力吸取汉族政权的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及文化,加速了向封建化过渡的进程。因此,他们的修史工作既带有原有的痕迹,又在一定程度上糅合了唐宋的经验,表现出两者混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394.
对于宋太祖的祖籍问题,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致有涿州说、幽州说和清苑说(保州说)三种说法.本文依据可靠的四条人证、物证,支持清苑说,以及对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宋陵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的探讨,对有关宋太祖祖籍的若干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395.
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墓主人戴的冠帽、缀挂的铜铃、佩带的流苏与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的萨满相似,可以确定其身份是契丹萨满。墓主人使用金质神帽,肩上有日月图案的金牌,衣服上有“天”、“朝”等文字,其通神活动与国家命运相关,可能是服务于皇室的大萨满。从萨满在氏族内部继承、墓内有珍贵器物随葬分析,墓主可能来自皇族。  相似文献   
396.
《正字通》是明末清初的流行字典,也是当前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典籍文献。长期以来,有关此书的著作权与署名问题存在着争论,意见不一。最新文献资料研究显示,此书是由张自烈撰著,廖文英刊行,二人是文友及主客关系。  相似文献   
397.
廖平是近世经学大师,其孔子改制之说间接地在晚清维新变法思潮中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然而他将今文经学思想发展到极荒诞的地步:以孔子为素王,以六经为孔子因革改制之作,片面地以礼制区分经今古文学,以《王制》统六经,进而以六经统全球,最后由“天学”建构离奇虚幻的“皇帝之学”。他的荒诞是高度学术水平上探求真知而出现的谬误,故为近世今文经学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398.
再生仪是辽代帝王特有的一种人生礼仪,它是古老的杀耄君习俗之演变,同时又融入了本命信仰。正是由于后一点,每十二年举行一次是其常例,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而提前或延期举行则是其特例。  相似文献   
399.
墓室壁画是一个涉及艺术、 考古和宗教等领域的传统文化现象。 墓室壁画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存 在, 说明其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受到普遍重视, 具有文明共生属性。 遗憾的是, 目前学术界对世界墓室壁画研 究缺乏完整性, 甚至没有完整的遗存数量描述。 因此, 需要进行一个体系性的建构研究。 首先, 我们描述墓 室壁画的定义, 并以此为据划分墓室壁画的遗存材料边界。 其次, 将世界墓室壁画划分为中国及周边分布 区、 地中海分布区和美洲分布区的三大遗存区, 并依据 “全面梳理” 与 “代表性梳理” 原则, 分别描述墓 室壁画遗存面貌。 最后, 从墓室壁画的全球性特征、 墓室壁画的独特考古价值和中国墓室壁画的特别意义三 方面讨论世界墓室壁画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00.
临沂吴白庄汉墓是山东地区东汉晚期画像石的代表, 其中室南壁东门楣上的图像曾被前人识别 为 “行刑图”。 通过图像分析及与考古出土实物的对比, 该图应是分别描绘了帝辛阅简、 好勇征伐、 比干死 谏、 沉湎于酒以及武王率领胡汉士兵伐纣五个场景, 故将之定名为 “武王伐纣图” 更加贴切。 此图系近年 汉画故事之新品种, 表现了汉人 “恶以诫世, 善以示后” 的道德劝诫意图, 传递出 “商周易代” 的合法 性。 同时, 作为 “道德镜鉴” 的武王伐纣图像, 与古罗马战争题材壁画传递的帝王崇拜和英雄主义有着 鲜明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