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28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21.
海上辽宁建设中海洋意识强化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省委、省政府建设海上辽宁的发展战略,从继承和创新的角度论述海洋意识在海上辽宁以及辽宁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海洋文化的支撑作用,并对如何发展海洋经济、发展辽宁的经济建设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2.
当前中国社会形成了诸多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与冲突日益明显。这种差距与冲突的根源不仅在于经济利益,更深刻地反映在精神文化层面,即各社会阶层呈现出生活方式、价值理念、阶层心理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各阶层形成相融互通的阶层文化是实现和谐辽宁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3.
辽宁村镇住宅安全现状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地区村镇住宅安全现状的调查,掌握了辽宁地区村镇住宅的安全现状,发现了目前住宅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村镇住宅安全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4.
依靠科技创新带动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是贯彻落实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紧迫时期,辽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围绕结构调整的主线,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对科技创新与辽宁经济结构现状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构建辽宁经济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辽宁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5.
从理论上研究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作用,检验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通过葛兰杰因果检验验证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引起经济增长的结论,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6.
辽东地区与朝鲜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货币资源、管理资源和技术资源等主要经济资源方面各具相对优势与相对不足,研究双边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互补性对实现双边经济资源有效融合和对本区域经济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7.
新城市引力模型下辽宁省城市圈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城市引力模型引入城市职能参数,人口修正参数和经济距离修正参数,改进原来简单的城市引力模型,深入探讨城市职能对城市引力的影响。并运用新城市引力模型对辽宁省14个城市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沈阳与大连两个优势城市为中心计算城市引力。最终对辽宁省14个城市进行城市圈进行了划分,形成以沈阳为中心,大连为次中心的城市圈布局。  相似文献   
128.
辽宁省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可以通过建立“推动效应”模型和“拉动效应”模型的方法进行具体测算。经实证分析,辽宁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辽宁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特别是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于辽宁省GDP的增长。辽宁省应该从资金、技术和结构三个方面来改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9.
现有的辽西旅游规划开发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是零散肤浅、有序性差;主题不清,形象模糊;缺乏协作、各行其是。这一切根源于没有找到一个现实、合理的旅游规划开依据,使现有的“圆卷”开发说和“中心”开发说顾此失彼。辽西旅游规划开发应以走廊文化为最终依据,其旅游形象宜定位为“走廊文明,山海家园”;其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解说系统等,应系统规划、协作开发;并且应把吸引关内、外两大目标市场作为辽西旅游统一市场营销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30.
运用亲景度与竞争态模型,对辽宁省2005‐2012年来主要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入境旅游市场较为单一,入境旅游市场的亲景度和竞争态相关性较高。研究提出辽宁省进一步拓展入境入境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