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49篇
民族学   82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70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1247篇
社会学   22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战国时代的《秦记》到六朝志怪文本,秦"大梓牛神"传说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古典文献对这种栖身于树的森林精灵及其灵验的类似记载,曾经形成一种特定的叙述模式或文化母题,它在人类学的视野观照下,彰显出巫文化在不同时代和民族原始遗留的世界普遍性。就其本事来考察,秦王砍伐大梓树的集体行为,实际上是古代社会结合巫舞而演示的一场较为正规性的巫术驱邪活动。  相似文献   
42.
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东平 《回族研究》2002,7(4):44-50
本文研究了元代回回社会中的宗教制度和伊斯兰教法。作者认为,元代回回社会中存在着官方认可的管理者和更小的民间宗教事务管理者两套系统。伊斯兰教法约束了回回人的行为规范,并且对元代多元法律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回回法”同“汉法”及“蒙古法”有一个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3.
《滇南山谣三首》是当代著名作曲家张朝创作的钢琴组曲,其源于云南彝族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云南的民俗特色和人文特色。作品既继承传统民风、民俗文化精髓,又推陈出新,并同西方钢琴组曲的创作技法相结合,是国内现代钢琴曲中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社区权力结构和治理模式的转型,城市社区的政治文化建构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和重要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法律的相对滞后、见物不见人的文化心理、责权利的分离以及“社区人“意识的淡薄,是阻碍城市社区政治文化建构的主要因素。只有从中国政治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主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积极培育新型公民文化,改进政治社会化方式,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等,才是正确建构城市社区政治文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5.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microinteractions of pedestrians in Japan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y walked past a confederate. Specifically, the effects of culture, condition (avoid, look-only, and look plus smile) and sex of confederate on glances, smiles, nods, and greetings by passing pedestrians were examined in a field study on over 1000 participants. The hypotheses of (1) lower responsiveness in Japanese pedestrians than in American pedestrians and (2) increased responsiveness as a function of condition were supported in a series of log-linear analyses of pedestrian glances, smiles, nods, and greetings. Both of these main effects were, however, qualified by Culture X Condition interactions on smiles, nods, and greetings, with the large condition effects present in the American pedestrians, but absent in the Japanese pedestrian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functions of glances, smiles, nods, and greetings in these brief encounters and how differing cultural norms affect Japanese and American responsiveness. Finally,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the broader utility of this research paradigm are discussed.
Miles L. PattersonEmail:
  相似文献   
4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Bai ethnicity and Bai identity on the tourist market in Dali,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China. Focusing on how the social landscape of Dali has changed in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Bai ethnicity is advocated as a product loaded with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s. The author discovers that ‘commerce of authenticity’ (T. Oakes, Tourism and modernity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1998 Oakes, T. 1998. Tourism and modernity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Google Scholar]), and different forms of ethnicity and artefacts promoted in the tourist market have not drowned out the sense of being ethnically Bai. Instead, the tourist industry has become a daily reminder of ethnicity to both insiders and outsiders by making people more self-conscious and reflexive about the ‘cultural stuff’ that they may have previously taken for granted, or may have left unattende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locals actively appropriate state-defined categories and reshape them into the repertoire they desire.  相似文献   
47.
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文明中占有支配性的地位,伊斯兰文明具有政教合一、复古倾向、文化统一性以及因强大的适应能力导致的多样性和区域化倾向等文化特点。对于中国穆斯林中的回族而言,文化自觉包括对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研究,对伊斯兰文明的研究,以及对西方文明的研究。对于伊斯兰文明的研究,特别需要关注伊斯兰文明的网络结构以及伊斯兰文明对于当代社会的适应性。文化自觉的意识源自危机和危机感。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必须从文明内部寻找原因,并从内部和外部全方位寻找解决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可以从中国伊斯兰文化和域外伊斯兰文化中受益。  相似文献   
48.
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经形成,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又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质和身份象征,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文化认同,对于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合力,进而对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效。  相似文献   
49.
晚明士人隐居于市井时与市民大量接触,使士人能够体察市民的内心情感,不自觉地成为其代言人,从而开始亲近市民文化,自觉不自觉地受市民风情影响,创作出符合市民口味的文学作品。但因他们长期受封建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所以其行为与其作品中的形象通常又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50.
论早期巴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提出了对巴文化起源地的观点,认为巴文化的起源就是居住在巫山、巫溪境内的原大溪文化的居民.其次阐述巴文化的形成阶段,并论证它就是由峡江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再次提出了巴文化的扩张阶段,是由峡内分别向东、向西扩张,并且提出了早期巴文化向东发展的路家河类型和向西发展的中坝子类型.最后解释了巴文化为什么会向不同方向扩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