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42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学界有关认识,综合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对周代邿国地望变迁进行重新梳理,得出以下认识:邿国初位于汉晋平阴以东,因战略位置险要,故在齐势西扩的压力下约于春秋中期早段南迁,在汉晋任城亢父邿亭立国,平阴故地成为齐之邿邑.南迁后邿沦为鲁国附庸,公元前560年因内部分裂而灭于鲁.因此,鲁取之邿并非平阴邿国,而应是南迁后的亢父邿国,山东长清仙人台邿国墓地当对应平阴之邿.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被西方记者誉为“东方迪斯科”,流行于贵州黔东南台江地区的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反排木鼓舞”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是一项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较低、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运动强度、运动量可随意调控,因而具有高度趣味性、欢娱性、健身性、教育性和广泛适应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对推广探讨的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反排木鼓舞”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挖掘、整理贵州台江苗族传统体育资源,为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3.
Due to long-term human activities, grassland ecosystems have been severely damaged. To protect grassland ecosystems, the prohibited grazing policy (PGP), a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licy, was instituted for Chinese grasslands in 2002. However, it is unknown whether farmers have effectively adapted to the PGP. The adaptability of farmers to this policy has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system. Previous research on adaptability has not focused on the adaptation to political change. This article uses a case study in Northwest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adaptability of farmers to the policy. First, we study the restoration status of ecosystem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erceptions regarding farmers’ adaptability to the policy and explores the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armers.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armers’ choice of adaptation strateg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GP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logical benefits. Farmers of different types had different adaptation perceptions, and their choices of adaptation strategies also varied. In addition to the farmers’ perception of the policy,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farmers’ adaptation strategies also included livelihood capital.  相似文献   
34.
在现代的经济增长理论中,货币资金是经济增长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根据相关的调研与考察,全国县域区域凸显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县域区域的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发展呈现不相匹配的现象,这正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的调研对象——黎平县,在黔东南地区来说,其金融环境相对较好,所以调研结果显示其经济发展势头比其它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这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要发展,改善其金融环境是有关键。  相似文献   
35.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和县在蔬菜种植方面保持着较高的比较优势和区域集中度,但同时较低的产业进入退出壁垒和产品差异程度等市场结构方面的缺陷导致了规模经济无法在其中有效发挥作用.农户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较低且与蔬菜企业的利益联结较为松散,当农资价格上升时,农户进行蔬菜种植的市场绩效将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主要有三种措施来加强农民和市场间的紧密程度:第一,培养和扶持蔬菜生产合作社、生产基地等协作形式的发展;第二,建立健全实用高效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第三,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技术推广服务和创新的长效实用机制.  相似文献   
36.
杨甫旺 《学术探索》2007,(5):113-116
50多年来,永仁县谢腊村彝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婚嫁打破了传统血缘、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多元化婚姻模式的传承,为现代谢腊彝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供了良好基础,"养儿防老"观念日趋淡薄。谢腊彝族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和直系扩大家庭为主,婚姻礼俗中的当事人、父母、媒人的角色发生了转换,青年男女在婚姻中获得了自主权,家庭关系呈民主化趋势,妇女的家庭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这种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有选择性地继承了传统、吸纳了现代文化,它对谢腊彝族社会生活方式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霍擎 《阴山学刊》2007,21(3):62-63
本文通过解译和对比80年代末与2003年TM卫星影像,对包头市达茂旗土地利用现状及其10多年年间土地利用的动态和动态度加以分析,得出该旗的土地利用动态都有利于荒漠化发展。以期为土地管理部门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供依据,而且为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8.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米林珞巴族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珞巴族与藏族及其他民族密切交流的结果。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这种文化变迁,采用文化功能和变迁的理论客观描述珞巴族文化变迁现状,勾勒珞、藏文化涵化的过程,同时提出珞巴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适应机制,探讨在保存珞巴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促进珞巴族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陈勇 《文史哲》2007,(4):63-71
汉唐之间,汝南汝阳袁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籍贯更迭:一次是由陈国扶乐变为汝南汝阳,另一次是由汝南汝阳变为陈郡阳夏。东汉一朝,汝南汝阳袁氏四代在政治上持续发展,并超越陈国扶乐袁氏,成为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汉末袁曹相争,袁绍、袁术兄弟落败,汝南汝阳袁氏迅速沉沦。与此同时,陈郡阳夏袁氏则与新皇权建立起特殊的关系。魏晋南朝频繁易代,他们的政治地位得以蝉联,并最终压倒汝南汝阳袁氏,成为袁氏的正宗所在。南朝后期与王、谢、萧三家并列侨姓之首的袁氏,正是陈郡阳夏的一支。此例说明:中古士族身份的变化,也会反映在谱牒之中,甚至造成他们籍贯的移动。  相似文献   
40.
外出务工、出门挣钱是近年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出现的新趋势。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可以说是我国西部劳动力转移的典范县,2011年6月底就实际转移劳动力9万余人约占县人口的43%。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是否呈现一些族裔文化特征?通过对化隆县藏族 A 村及回族二村主要生计活动的初次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尽管共居于同一县域,都外出务工,但由于语言、信仰等不同,当地藏族、回族在外出务工的地域、时间,从事的行业及具体工种方面均呈现了鲜明特征。在这个物与人全球流动的时代,双方以各自不同的主要生计方式共同印证了文化特征对其生活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