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4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809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范伯群的新著<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是按照历史推进的线索和通俗文学发展的周期来建构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科学体系的.作者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萌发一直写到20世纪40年代雅俗融合的新市民小说,把通俗文学的发展轨迹系统地梳理出来,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流变过程.作者指出知识精英作家是借鉴革新派,通俗文学作家是继承改良派,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的萌芽与小说转型的任务主要是由通俗文学来承担的,并提出了"都市乡土小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2.
老舍在1930年代所写的《文学概论讲义》等理论著作中对文学理论现代性进行过深入而独到的探求。他强调文学理论的科学性,给中国古代“文说”正名;张扬文学价值的审美愉悦性,反对滥加“利用”文学;重视文学研究的内部研究,不满文学的外部研究;强调文学创作的创造性,批评文学摹仿说和复古调。  相似文献   
23.
Although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trade presses regularly discus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functions (e.g., Ecker, 2013; Havartin, 2013), academic researchers focused on the issue primaril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e drop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encroachment research does not parallel a drop in encroachment in practice, especially in light of today’s social media environment. In fact, historic tension between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intensifi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social media into communication efforts. This paper updates the study of encroachment by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views of the topic, proposes ways that social media use has intensified issues related to role encroachment between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and outlines questions to guide future study of these topics.  相似文献   
24.
This article presents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as a commodity and writers as professional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se considerations ar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Argentine writer Claudia Piñeiro’s Betibú (2011), which follows the story of an Argentine crime novel writer who becomes a ghostwriter after her latest novel receives harsh reviews for being considered commercial rather than literary. I argue that the novel in question points out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book industry on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literary writing,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literary criticism to look into everyday relations between readers, authors, and editors.  相似文献   
25.
儒家文艺精神不仅与政治伦理、社会规范和人格修养密切相关,而且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儒家“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因此,现代社会需要借鉴儒家的文艺伦理思想和实践手段来建立新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26.
"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忠 《河北学刊》2006,26(3):131-136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关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是有着自身特殊的精神谱系和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27.
狄更斯是众多双栖于文学、新闻天地里的大师之一。其多数长篇巨著都由报刊连载并产生广泛影响,文学创作过程中多次创办、主编报刊;其创作道路顺利,硕果累累,与其敏锐的观察力,执著于真实的作风密不可分,而这又是新闻从业者所必备的资质;然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亦真亦幻,亦虚亦实,又迥然不同于新闻作品中的人物,则为其心血所熔铸。  相似文献   
28.
在全球化语境中,承扬民族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是民族儿童文学创作面临的大问题。民族儿童文学作家常以一种世所罕有的审美敏感去表现边地的自然万物,或以魔幻性叙事来构筑民族儿童审美的形象体系,或以发展的、理想的视角展示当下民族儿童的现实,都表达出生命的另一种绚丽和辉煌、生活的另一种奇异和深邃、生性的另一种善良和刚强,使民族精神在民族儿童文学中得到独特的呈现和体现。  相似文献   
29.
卞月娥 《云梦学刊》2012,33(6):146-148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夏洛的网》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的对比分析.旨在引起学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关注和重视。该研究发现,这两个译本都非尽善尽美。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应在理解儿童文学特殊性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努力提高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质量,进而更好地服务儿童。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