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59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852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文化自觉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和感悟。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的建设和文化的创新。文化自觉靠学习和研究来获得。要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提高文艺的社会本质和艺术本质的文化自觉。要用六维的立体思维去观察和认识文化,提高对文艺规律的文化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22.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后对美国公司治理起到了很大作用,并在其他国家迅速推广发展。该制度的引入本是我国上市公司解决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问题的有利契机,但由于各种原因,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文章通过对比研究我国与英美国家在独立董事功能定位、职权和责任上的不同之处,对完善我国独立董事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以及不同的国度里,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差异很大,然而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地位,已成为国际刑事诉讼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所以,确立公诉案件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已是国际刑事法学界的共识.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阐述了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国度差异,着重分析了我国对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4.
以"自然"论文学,汉朝<淮南子>已有记载,但只言片语,语焉不详,直到魏晋鸿篇<文心雕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论文学观.刘勰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创作之发生、文学风格之生成、创作自由之实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  相似文献   
25.
范伯群的新著<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是按照历史推进的线索和通俗文学发展的周期来建构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科学体系的.作者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萌发一直写到20世纪40年代雅俗融合的新市民小说,把通俗文学的发展轨迹系统地梳理出来,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流变过程.作者指出知识精英作家是借鉴革新派,通俗文学作家是继承改良派,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的萌芽与小说转型的任务主要是由通俗文学来承担的,并提出了"都市乡土小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6.
狄更斯是众多双栖于文学、新闻天地里的大师之一。其多数长篇巨著都由报刊连载并产生广泛影响,文学创作过程中多次创办、主编报刊;其创作道路顺利,硕果累累,与其敏锐的观察力,执著于真实的作风密不可分,而这又是新闻从业者所必备的资质;然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亦真亦幻,亦虚亦实,又迥然不同于新闻作品中的人物,则为其心血所熔铸。  相似文献   
27.
"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忠 《河北学刊》2006,26(3):131-136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关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是有着自身特殊的精神谱系和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28.
Although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trade presses regularly discus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functions (e.g., Ecker, 2013; Havartin, 2013), academic researchers focused on the issue primaril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e drop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encroachment research does not parallel a drop in encroachment in practice, especially in light of today’s social media environment. In fact, historic tension between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intensifi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social media into communication efforts. This paper updates the study of encroachment by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views of the topic, proposes ways that social media use has intensified issues related to role encroachment between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and outlines questions to guide future study of these topics.  相似文献   
29.
This article presents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as a commodity and writers as professional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se considerations ar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Argentine writer Claudia Piñeiro’s Betibú (2011), which follows the story of an Argentine crime novel writer who becomes a ghostwriter after her latest novel receives harsh reviews for being considered commercial rather than literary. I argue that the novel in question points out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book industry on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literary writing,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literary criticism to look into everyday relations between readers, authors, and editors.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