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4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160篇 |
理论方法论 | 29篇 |
综合类 | 881篇 |
统计学 | 6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100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9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熊吕茂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5):62-65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阐述了关于如何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农经济和富农经济,如何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等一系列私营经济的思想。重温刘少奇的私营经济思想,对于深化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具有伟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本文主要从形象美、品德美、心灵美、女性美、人格美等方面分析刘兰芝这一悲剧形象永恒的审美价值;又从"三从"、"七出"、"孝道"等角度入手,阐述刘兰芝与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悲剧性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73.
《孔雀东南飞》并非一向所说的乐府民歌,曹植应为其主要作者,《艺文类聚》和《玉台新咏》的两个不同版本,正应该是曹植分别写作于建安时期以刘勋休妻为原型的抒情诗和黄初后期以甄后之死为原型的叙事诗.两个版本不同的序所载的时间说法不同,前者为“后汉”,后者为“汉末建安中”,留下了不同时间写作的时代痕迹.两作从序到诗作正文,无不吻合于两个不同的题材背景. 相似文献
74.
张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09-11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符际、跨时空的活动,其涉及的主体范围较为广泛.鉴于汉语文化负载词语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无法诠释的现象,以《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语及其在两个英译本中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对文化负载词语进行分类,探索《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语的英译及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75.
孙锡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61-65
仪征刘氏家族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研究以《左传》名家。从刘文淇开始,历经三代,共同编著《春秋左传旧注疏证》。该书蕴含着作者非常丰富的《左传》研究思想,集中体现其研究特点,是清儒《左传》注疏研究的整理和总结之作。在分析该书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其《左传》研究思想为三个方面,即“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公羊》、《毂梁》之义理不能尽信,《左传》之褒贬存于贾逵旧注。 相似文献
76.
作为明代重要的巴蜀文人张佳胤,诗与王世贞、谢榛等人齐名,被王世贞称为"后五子"。张佳胤终身与其师重庆太守刘绘交谊深厚,少时受刘绘的知遇之恩,喜兵法,仕宦通达;尽管刘绘"磊落负奇气",张佳胤"神敏而精藏",但二人意气相投,多有诗文唱和;且刘绘固以古文辞名,亦影响张佳胤咀萼掇实先秦两汉文,魏晋盛唐诗,屈宋杨马赋;刘绘诗风"铿鍧宏丽",张佳胤"词气纵横而乏深致"。 相似文献
77.
李菲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1):107-112
文章试图揭示在“自述”之名背后,彝族民族学家刘尧汉对彝族毕摩吉克则伙自传的叙事策略和文本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把控,从而将其纳入一种特殊的实验民族志写作实践当中。由此,刘尧汉重申了近代以来彝族知识分子反复表达的民族自觉意识,进而在新的时代和学科语境下彰显出中国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构建学术流派、争取学术话语的高度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78.
谈到盛唐山水诗派,刘长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刘长卿在盛唐诗风的承传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和他在情景交融上“定型”的意义,使他具有了盛唐山水诗派之殿军的最合适位置,而把他归入盛唐,不只是个简单的“派”的规模扩张,而是盛唐山水诗群落“派”的自然生态的必然要求,也更加能够显示此派无形且巨大的聚合力,是对盛唐山水诗派的实际情况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79.
唐红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6-70
刘勰的诗论思想散布在《文心雕龙》对诗体的各种论述当中。《明诗》篇对诗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是刘勰诗论的核心内容。现在通行的观点把"持人情性"理解为讲诗的政治教化作用而非诗的含义,既没有把握《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独特论说方式,也没有将刘勰诗论和其"标自然为宗"的文学观相结合,因而造成了误读。刘勰不仅用诗"持人情性"的新观点重申了自己的"自然"文学观,还对孔子"思无邪"思想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0.
王元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100-103
《左传》乃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儒家典籍,辛亥前刘师培的《左传》研究驳斥今文经学家关于《左传》为刘歆伪造的观点,认为《左传》的基本精神与《春秋》大义相符,同时对《左传》在后世不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