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民族学   17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877篇
统计学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王志清 《南都学坛》2006,26(4):70-74
谈到盛唐山水诗派,刘长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刘长卿在盛唐诗风的承传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和他在情景交融上“定型”的意义,使他具有了盛唐山水诗派之殿军的最合适位置,而把他归入盛唐,不只是个简单的“派”的规模扩张,而是盛唐山水诗群落“派”的自然生态的必然要求,也更加能够显示此派无形且巨大的聚合力,是对盛唐山水诗派的实际情况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2.
刘师培的文学观呈现出新旧文学观转型期的特点,对于文学的阐释是其新型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观从对于传统文学理论的总结、梳理和研究中,用西方的理论框架进行激活,寻找回应现代的资源,具有明显的近代意识。  相似文献   
133.
中国现代伦理学的发端与北京大学关系紧密。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教科书是由后来曾任北大教授的刘师培撰写。而由蔡元培译述的《伦理学原理》也是影响巨大,尤其是通过后任北大教授的杨昌济,对后来成为开国者的青年毛泽东有深远的影响,从这种影响也可以看出思想与行动、哲学与政治的一种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34.
透视刘亮程散文的哲学境界看他作品生命意识的彰显及精神家园的构建,通过解读其作品的生命意识,剖析作家的创作激情、风格与他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5.
柳永都市风情词的历史价值与民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风情词是柳词的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型,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其中的某些歌功颂德的内容,这类作品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冷遇。实际上,这类作品所歌颂的,不仅仅是某个皇帝或某个地方大员的功德,同时也是一个承平而富庶的时代。其所歌之功与所颂之德是有历史依据和认识价值的。这类作品对北宋东京等大都市的繁华景象与节令风物的描写,更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图景与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136.
刘少奇参与制订了我国经济建设多项重大决策与方针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 ,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 ,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经济建设的目的。他的经济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7.
在朝鲜末期传播的野谈中,《青邱野谈》《东野汇辑》《东厢记纂》等所收录的《李义勇》传奇色彩比较浓郁,与中国唐传奇中李朝威的《柳毅传》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考察《柳毅传》与《李义男》之间的关系,分析《李义男》的演变过程及其内涵,探索《李义男》产生的时代背景,最后指出:《李义男》是在中国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的基础上创作的。  相似文献   
138.
《文心雕龙》的思维方式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改造问题 ,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瑰宝 ,其研究成果也已丰厚 ,但如何以当代文学问题为视野对之进行反思 ,或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组文章组织高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导和博士生 ,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9.
《左传》乃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儒家典籍,辛亥前刘师培的《左传》研究驳斥今文经学家关于《左传》为刘歆伪造的观点,认为《左传》的基本精神与《春秋》大义相符,同时对《左传》在后世不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40.
冯梦龙"六经国史之外,其余著述皆为小说"的命题潜含丰富的理论内涵:延续了从班《志》开始的小说文化定位,以对经史文化的逆向超越和顺向认同肯定小说的文化价值;确认了小说范围的宽广无边性,是对小说从细流到大海的发展历程的总结;认定了小说文体和话语的驳杂性,揭示了小说超文体的独特特征,指出小说文体的包容力和活力的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