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中小股东是相对于大股东而言的在公司法上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小股东们在公司的权利配置和构架中属于弱势群体。随着公司发展的这一两百年来,公司中的大股东们滥用其优势地位,压制中小股东,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正常的保障。所以各国的公司法都在力图制定一部全面保护中小股东的法律,而如何保障以及如何完善这些制度便成了保障中小股东利益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62.
房产"限购令"作为政府运用公权力干预市场秩序的抽象行政行为,应当确保相对人享有完善的救济体系,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现行抽象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存在瓶颈,通过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补偿等若干路径,可以有效突破上述瓶颈。  相似文献   
63.
浅议新形势下高校采购工作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作者所在高校的实际出发,提出高校的采购工作只有顺应市场经济的形势,构建新型的采购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转变传统的采购方式,才能提高采购的综合效益,确保快速发展时期高校的技术物资供应.  相似文献   
64.
65.
在政府采购制度中,其采购主体、采购目的、采购权、采购原则和采购程序等方面既不同于以往民事法律制度,又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法律制度,具有明显的公、私法相融合的现代经济法精神的政府商事法律制度特征。政府采购制度是政府商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探讨政府采制度的法律特征,目的在于以现代经济法之理念和精神来认识和理解我国《政府采购法》,努力使政府采购行为真正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66.
政府购买就业服务对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非常必要,但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定位偏差,主要表现为购买行为“内部化”、购买程序“随意化”、购买标准“模糊化”和购买监管“缺失化”等几个方面。政府购买就业服务行为亟待优化,提倡从构建多元供给格局、明确多方责任关系、完善购买服务流程和引入多方评估机制等多角度来选择优化路径。政府购买行为的着力点应放在为何购买、向谁购买、购买什么以及如何购买等方面,以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7.
政府绿色采购:逻辑起点、微观效应与法律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鹏 《社会科学》2007,(7):69-76
政府作为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其行为对全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政府绿色采购能够示范地引导社会公众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塑造起生态消费的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的逻辑起点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维护和提倡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服务。政府绿色采购的微观效应是示范效应和扶持效应。我国应当明确政府绿色采购的主体职责,建立包括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制度等在内的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8.
中国背景下CSR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当今,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尽管现有研究已经证实,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实存在显著影响,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在消费者层面的影响机制、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心理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对这些问题的实证研究则更是缺乏.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包含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良好公司声誉、消费者企业认同和消费者购买意向在内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仅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公司声誉和消费者对公司的认同感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而且,间接作用的强度要远远大于直接作用;公司声誉和消费者企业认同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向起影响作用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69.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between-subject experiment investigating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intensified apologies on purchase intent. The study adopts a linguistic approach to apologies and operationalizes them based on Blum-Kulka and Olshtain’s (1984) apology framework. The study compa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 simple apology (‘We’re sorry’) to four intensified apologies which - in addition to expression of remorse - contain one of the following apology strategies: a) intensification through adverbials, b) admission of guilt, c) offer of repair or d) promise of forbearance. In addition, the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perceived remorse as a mediating factor between intensified apologies and purchase intent. Intensified apologies containing adverbials and offer of repair are found to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perceived remorse which, in turn, leads to higher purchase intent. The experiment is the first one in the field of corporate crisis communication to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remorse in intensified apologies.  相似文献   
70.
Two experiments (one fictitious on environmental CSR and one real-life on a company’s social advocacy on gun violence)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how issue contention affects consumers’ reaction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Results of the two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while issue contention does not lower consumers’ agency, it makes consumers less likely to engage the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ir values and beliefs (i.e., symbolic avoidance) regardless of the organization’s viewpoint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is effect does not directly extend to actual purchase inten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actual purchase intention is confounded by both symbolic interactions and tangible factors such as price and corporate expertise. Results of the two experiments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challenging the dyadic assumptions of organization-public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and calling for further attention on inter-publics and inter-organizations dyna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