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281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33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殷周易代之际,朝廷风云裹挟了诸多贤明君子,《周易》作者怀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履卦和明夷卦中,隐晦地记录了纣王对身边名臣比干、西伯、微子、箕子、太师疵、少师强等人的迫害与虐杀,反映出纣王的淫乱及其朝廷政治生态的极度恶劣。对照《史记》的记载和《周易正义》的解释,可知履卦与明夷卦所记不虚。  相似文献   
962.
鲁迅的《伤逝》以其艺术的独特性、思想的现代性、内容的曲折晦涩性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研究者大多关注“青年爱情小说”这个文本线索,而对周作人“伤悼兄弟之情逝去”的说法视而不见。透过《伤逝》的环境、情节和人物描写,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动因可以看出,《伤逝》其实是作者在男女情爱的表象之下,以自身的重大创伤经验为机核、以兄弟相处经历做骨干的“伤悼兄弟之情逝去”之作。  相似文献   
963.
鲁迅谓《三国演义》有三条"缺点",所论有失公允,甚至贬低了《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叙事"七实三虚"已为后世历史演义小说创作所普遍接受,王渔洋"被它闹昏了"不是《三国演义》的失误。《三国演义》中"好的人"也有"坏处","不好的人"也有"好处",并未"出乎情理之外"。《三国演义》"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是否不一致,无法说清楚,"文章和主意"完全"符合"是不存在的,成功的作品皆"形象大于思想",曹操的"豪爽多智"和诸葛亮的"狡猾",恰好说明人物性格的复杂多维,这是小说艺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964.
陆陇其为明清之际尊朱辟王、践履笃实的理学代表。基于对学术的认知和时代的要求,他较少措意冥想,而侧重对“工夫论”的阐发。其虽解释“格物”之意义在明善,非是博物洽闻,却并不因此认同只须求诸心,而主张格物与存心两进。他剖析“敬”之内涵,在“敬”“静”之辨上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以及师承中的分离倾向。总体而言,陆陇其的“工夫论”思想消解了传统道德的形上色彩,对清初理学之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65.
庐剧是安徽颇具代表性的民间剧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乡文化市场的急遽变化以及广大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逐步提升,它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较为艰难的处境中,安徽庐剧团体通过体制改革,艺术创新,运行模式和营销策略的转变,取得了较好成效,使处于边缘化的民间戏剧萌发了新的生机活力,在当今文化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66.
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但随后曾受到多方批评、指责和冷落.甚至当提倡进行建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的尝试时,人们也未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给予应有的适当的考虑.其实,中国翻译理论从来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鸣辩论中发展的.最近,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介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鲁迅翻译理论的价值.鲁迅译论主要包括:翻译应为本民族的事业服务,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有一个文化定位的问题;通顺的译文有可能导致"知识"的虚伪,迎合本土最易被接受的保守思维定式.鲁迅在那个时代就已敏锐地觉察到现代解构主义提出的问题.一些针对鲁迅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批评,不但有失公允,而且未能理解鲁迅所提出观点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967.
本文以“沉默鲁迅”(1912—1917)的相关日记和汉代画像收藏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沉默鲁迅”反击自我生命虚无、走向生命自救的巨大可能性。指出在“沉默鲁迅”的日记中闪烁着“沉默鲁迅”内心难以割舍而又暂时处在“沉埋”状态的人间关爱情怀和自我生命向往。而令鲁迅痴迷的汉代画像收藏则在不经意之中展现出“沉默鲁迅”内心依然猛烈、激昂的生命创造意志。  相似文献   
968.
《麓堂诗话》是李东阳诗歌理论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初由辽东籍弟子王铎于正德四五年间在扬州刊行,通过《诗话》与李氏其他文字间的呼应关系,可尝试勾画出李东阳诗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此外,传世《麓堂诗话》存在若干缺误,今以《丛书集成初编》所收《知不足斋丛书》本《诗话》为底本,对勘其他版本,结合各方面资料,共做出25处补正。  相似文献   
969.
本文对历史名著《荀子》自唐人杨倞第一次整理校注以来至现代各家的校勘注释文献,首次进行了宏观的清理和精要的评述。文中对当世通行而影响很大的王先谦《荀子集解》、梁启雄《荀子简释》等,都有客观而中肯的批评;对世人少见的明、清校释成果,民国以来诸国学大师、台湾、日本诸学者对《荀子》的整理研究文献,也都首次集中地考其源流得失。  相似文献   
970.
坎坷痛苦的经历、飘摇动荡的家庭、残酷黑暗的社会等各种合力作用下,造就路翎独具一格的死亡“风景”:路翎不仅将其众多人物安排了死亡的结局,而且工笔描绘死亡的恐怖与阴惨,不是将死亡隐藏在文本之中,而是浓墨重彩地大肆渲染,这体现出对死亡刻骨铭心的恐惧与焦虑。知死方知生,正是害怕死亡,所以才生得更为顽强,对生的渴求是以对死的诅咒的变形形式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