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4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ObjectivesWe tested three alternative hypothese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and individual risk of obesity at two geographical scales: U.S. Census tract and county.MethodsIncome inequality was measured by Gini coefficients, created from the 2000 U.S. Census. Obesity was clinically measured in the 2003–2008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The individual measures and area measures were geo-linked to estimate three sets of multi-level models: tract only, county only, and tract and county simultaneously. Gender was tested as a moderator.ResultsAt both the tract and county levels, higher income inequa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individual risk of obesity. The size of the coefficient was larger for county-level Gini than for tract-level Gini; and controlling income inequality at one level did not reduce the impact of income inequality at the other level. Gender was not a significant moderator for the obesity-income inequality association.ConclusionsHigher tract and county income inequa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individual risk of obesity, indicating that at least at the tract and county levels and in the context of cross-sectional data, the public health goal of reducing the rate of obesity is in line with anti-poverty policies of addressing poverty through mixed-income development where neighborhood income inequality is likely higher than homogeneous neighborhoods.  相似文献   
82.
黎平侗族是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其服饰是侗族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日常生活中,由于生活的便装和节日的盛装长期并存,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呈现出来“素雅”和“华贵”两种日常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3.
各个少数民族历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的运动项目各有千秋,妙趣横生,源于战国时期的贵州三都水族传统体育运动"打老鼠",具有独特的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等功能本文采用实地访谈、田野调查、收集图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三都水族"打老鼠"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针对打老鼠的运动特性、比赛方法和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4.
很多学者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发现,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存在与教育目标相悖逆的现象,基础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乡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个案,对当地的乡土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针对乡土教育的不足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5.
发展特色产业是榆林市南部县加快发展的重头戏,加快榆林市南部县特色产业发展,要抓住五大要素,即找准优势要素,抓住龙头要素,拓展创新要素,抓好基地要素,确保环境要素。  相似文献   
86.
优化县域经济结构,营造市场机制,改变政府职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虽然东北县域经济的发展背景、区位条件、经济环境等与浙江义乌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义乌独特的经济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经验,对东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而又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87.
妇女地位高低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在贵州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丧失教育机会的劳动妇女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只能从事重体力而低收入的工作,严重阻碍了妇女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通过田野调查、问卷测评、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方式,设计出对雷山县文(半文)盲妇女进行文化扫盲和技能培训项目,引导妇女投身第三产业,提高妇女经济地位,进而提升政治和社会地位,最终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这也契合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88.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鄂尔多斯地区民主革命的中枢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北部屏障,又是沟通党中央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更是党的新民主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主要试验基地及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和干部的摇篮。值国家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鄂托克前旗适宜以其丰厚的革命历史遗产资源为依托,结合当地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以期在短期内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民族红色旅游地。  相似文献   
89.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以前,能被称为"高平"的只有山阳郡的高平侯国和安定郡的高平县,因此,1980年绥德出土的"大高平令郭君夫人室宅"画像刻石中的郭君,只能是与陕北毗邻的安定郡高平县令,其县治即今宁夏固原;东汉地方守令任职虽有极严格的籍贯限制,但大抵遵循就近原则,边郡尤其如此,因此西北边郡之人很少有机会到兖豫一带任职。持陕北东汉画像石山东来源说者,认为陕北籍人到山东一带任官因此将山东汉画像石带入陕北,这一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0.
《宰惠纪略》是光绪年间柳堂任山东惠民知县时的施政记录,在这一历史文献里,柳堂乡村治理的思想与实践、乡村治理的区域特征、晚清知县乡村治理近代嬗变的历史轨迹,乃至知县传统乡村治理的一般特征,都得以充分地体现。柳堂近代化的乡村治理思想与实践不仅早于清末新政,也为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