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1346篇
劳动科学   190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291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690篇
理论方法论   311篇
综合类   2024篇
社会学   634篇
统计学   12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高校云端思政课是适应信息化技术发展衍生的产物,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基于SWOT分析视角,对高校云端思政课建设面临的内部优势(S)、内部劣势(W)和外部机遇(O)、外部挑战(T)进行全面分析与系统阐释,由此提出以云端平台、教师、大学生为抓手,统筹优势与机遇、乘势而为,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主动作为、以善谋破题,从而系统化推进云端思政课建设,提升云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72.
为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建筑类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和专业办学定位,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利用云服务(OR平台)建立信息化的网络教学空间,将信息化技术手段深度融入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改革建筑类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条件、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监控与评价等,以提高建筑类专业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对建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3.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模式也逐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面对当前高校实行精准线上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高校要创新精准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框架设计;完善线上教学平台功能,确保精准教学目标有效实施;基于学生差异化学情表现,提升教学管理的针对性;拓宽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精准把控学生的课堂反馈。  相似文献   
74.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理论性弱的特点。针对本课程教学方式传统、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BL教学方法并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展开的教学模式。基于本课程的现状与问题,阐述该教学模式的特点,介绍了教学内容的重构与工程问题的设置方法,最后,以土方开挖为例,介绍了基于PBL教学方法并结合虚拟仿真平台展开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经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教学方法可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5.
量子计算是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可以利用量子叠加态定律实现一键式处理多个输入的强并行性。目前,高校的量子计算与编程教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初步进行软件设计和系统开发的能力,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课程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为满足科技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该文通过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QPanda软件平台以及本源量子云平台,结合开设多年的程序设计与算法综合训练课程,在课程中对量子计算编程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拓展,积极探索量子计算在编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实现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6.
“四新”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是学科融合、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需要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入手,解决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协调创新性、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配套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该文提出中医文化双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整合多学科资源,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面向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教学模式;融入新媒体、新技术,强化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77.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与实践脱节、同质化严重、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成果少等问题,亟待更新教育模式。该文探索“一内核、二平台、三协同、四进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提出要通过思政引领的内核驱动,完善第一、第二课堂双平台载体,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我校电气类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教育实践性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电气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策略:把握电气类专业硕士培养定位,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转变电气类专业硕士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成果多样化;改革电气类专业硕士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培养锻炼;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动态评价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并从课堂教学、分类培养、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导师团队等方面介绍了培养策略的推进情况。  相似文献   
79.
高校创新创业平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搭建高校“1+X+N”“双创”实践平台体系架构,形成集“成果展示、实践教学、创客活动、竞赛培育、项目孵化”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具有以学校为主导、以学院专业为特色、以平台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竞赛为驱动、以项目为牵引的六大特色。通过合肥H大学实践案例,表明该体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0.
面对新时代与新挑战,针对现代产业学院目前面临的建设策略模糊、治理体系滞后、育人模式僵化等问题,该文从创新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架构的视角,为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随着学术型社会组织团体数量的增多,其赋权能力与服务力逐步增强,特别在参与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面发挥出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为此,该文从构建新工科专业联盟协作体、积极推进区域新工科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产学研用金服”综合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三个方面,探讨在学会组织深度参与下的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策略,从而全面推进新工科教育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