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4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论马嵬事变     
陈磊 《社会科学》2007,(2):168-178
发生在唐玄宗出亡途中的马嵬事变,具有相当的偶然性,由于玄宗权威的下降,粮食供应的短缺,引发了禁军的哗变,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得到太子的支持,将禁军的怒火引向宰相杨国忠以保证玄宗的安全。事变造成了玄肃之际权力的更迭,对于肃宗及以后的中枢朝局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晋海学 《齐鲁学刊》2012,(3):147-151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语境中,对文体自由的期待构成了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批评家们由此对文学形式因素产生偏爱。在此情形下,马原对小说叙事的积极探索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并经由他们的积极阐释而以叙事的先锋著称于文坛。然而,马原小说及其批评并没有依照人们的意愿走向深入,反而因为某种"叙事圈套"的操作困境而走入误区。马原小说期望与批评之间的悖反现象值得回味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3.
王韧  王天海 《云梦学刊》2012,33(2):117-121
唐代马总所撰《意林》一书,不仅成书年代较早,而且是历代古籍中囊括晋以前子书最多,并保存至今的唯一著作。  相似文献   
134.
钟嵘的《诗品》以其独特的诗学思想和精彩的批评实践,在我国古代诗歌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宋诗坛的五言诗具有富丽精工的总体风格。钟嵘在《诗品》中从诗歌抒情特征这一本质出发,对刘宋诗人的五言诗创作进行品评。通过对钟嵘评述和刘宋五言诗总体风格的对比分析,可从中窥见钟嵘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5.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在为学、为政、为人和为文等方面受家学影响较深,他的心性气质的形成,固然与其后天的学深才雄有关,但更与其门第高华的出身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136.
论马化龙的受抚与被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化龙为清末同治年间宁夏回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曾以金积堡为中心 ,联合陕西、甘肃回民军给清朝以沉重打击。此文根据新发现的资料 ,对学术界传统的马化龙受抚与被害说提出质疑 ,即马化龙并非时叛时降 ,而是同治四年只受抚过一次 ,后因左宗棠残酷屠杀 ,又激起反叛。同时马化龙也并非“凌迟处死” ,而是被左宗棠派人暗杀  相似文献   
137.
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从艺50年来,创造了十分丰富的舞台艺术形象,其代表剧目《窦娥冤》、《洪湖赤卫队》、《红灯记》、《断桥》,被专家称为秦腔"经典作品"。她声腔艺术特点是嗓音清脆嘹亮,高昂挺拔,音色明亮而有光彩,感情色彩十分浓郁。其歌喉婉转,行腔圆润,运气自如,旋律优美,情深意浓,韵味悠长。由于她在唱腔上的突出成就,使她在秦腔旦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在西北五省(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138.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后叶天下两强之一的赵国,其氏族族源问题,是一个有待深入论定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与考古资料,论证了秦赵共祖、出身戎族以及属于西方民族.  相似文献   
139.
马一浮的诗学观是面向传统的;朱光潜的诗学观是面向现代的.诗学方法上,前者侧重整体思维的综合性;后者侧重个体美感经验的分析.无论是以中化西,还是以西化中,最后得出的是一个重构的新的体用(中西互为体用)关系.诗的创作上,俩人似乎都非常强调作诗需要有涵养工夫,但马有玄学倾向,朱则偏于科学.尽管有这些不同,但都丝毫不能抹杀两位学者思想系统的中国立场.诗教观上,马朱则还有形而上和形而中的分别;马的诗教偏向主仁,朱的诗教偏向主情.二人的诗学观甚而是文化观都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40.
萧齐王融所作《法寿乐》歌辞十二首之主旨及创作背景,尚无学者作过专门的探讨。该文结合佛祖故事及相关史料认为,这十二首《法寿乐》歌辞是叙述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求佛、成道并最终授徒弘法故事的完整组诗,是王融任太子舍人期间(484--493)奉齐文皇帝(即齐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而制的,它是萧齐时王宫贵人礼佛、崇佛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